因隨伏流出,忽與跳波隔。
出自唐朝戴叔倫《下鼻亭瀧行八十里聊狀艱險(xiǎn),寄青苗》
瀧水天際來(lái),鼻山地中坼。盤(pán)渦幾十處,疊溜皆千尺。
直寫(xiě)卷沈沙,驚翻沖絕壁。淙淙振崖谷,洶洶竟朝夕。
人語(yǔ)不自聞,日光亂相射。艤舟始搖漾,舉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前危苦未盡,后險(xiǎn)何其迫。
倏閃疾風(fēng)雷,蒼皇蕩魂魄。因隨伏流出,忽與跳波隔。
遠(yuǎn)想欲回軒,豈茲還泛鹢。云涯多候館,努力勤登歷。
注釋參考
伏流
伏流 (fúliú)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巖層裂縫中流動(dòng)的水,潛伏地下的水流 ground stream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濉?梁?jiǎn)⒊讹嫳液霞の募?h3>跳波翻騰的波浪。 隋 薛道衡 《入郴江》詩(shī):“跳波鳴石磧,濺沫擁沙洲?!?宋 蘇軾 《送運(yùn)判朱朝奉入蜀》詩(shī):“似聞 嘉陵江 ,跳波吹枕屏?!薄端逄蒲萘x》第二七回:“ 北海 涵虛混太空,跳波逐浪遍魚(yú)龍?!?/p>
戴叔倫名句,下鼻亭瀧行八十里聊狀艱險(xiǎn),寄青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