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書事》:
志士喜功業(yè),感時心易勞。
蘗栽終栝柏,荒蔓任蓬蒿。
梁竦慵為吏,蕭咸恥詣曹。
風(fēng)霜果不變,會見出云高。
注釋參考
志士
志士 (zhìshì) 有遠(yuǎn)大志向和高尚節(jié)操的人 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 愛國志士喜功
(1).自負(fù)其功。 漢 劉向 《說苑·復(fù)恩》:“ 魏文侯 攻 中山 。 樂羊 將,已得 中山 ,還,反報 文侯 ,有喜功之色。”
(2).喜立大功;貪功。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吏治下》:“間有建議征勦者,非以為好事,即指為喜功。”
感時
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漢 王逸 《九思·哀歲》:“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唐 杜甫 《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而騷人賦客,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以益其悲?!?錢基博 《吳祿貞傳》:“ 祿貞 能為詩,感時撫事,隨口吟唱,如不經(jīng)意?!?/p>
司馬光名句,書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