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車若水《儳言》:
媧皇識(shí)五石,煉之能補(bǔ)天。
補(bǔ)天有何跡,五石世不傳。
五石豈不傳,人心稟靈堅(jiān)。
一日彝倫敘,千年造化全。
此石經(jīng)幾煉,天亦經(jīng)幾補(bǔ)。
火候吾有之,吾師魯男子。
注釋參考
五石
(1).指五種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煉丹?!妒酚洝け怡o倉(cāng)公列傳》:“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五石者,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也?!?唐 李邕 《葉有道碑序》:“捃五石之髓,擷三芝之英。” 宋 蘇軾 《就僦蒜山松林中卜居》詩(shī):“ 魏王 大瓠無(wú)人識(shí),種成何翅實(shí)五石?!眳⒁?jiàn)“ 五石瓠 ”。
(2).五色琉璃。 漢 王充 《論衡·亂龍》:“陽(yáng)燧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shí),消煉五石,鑄以為器,乃能得火?!眳㈤?清 趙翼 《陔余叢考·琉璃》。
(3).見(jiàn)“ 五色石 ”。
(4).見(jiàn)“ 五石散 ”。
(5).容積為五石。
不傳
不移動(dòng)。《禮記·內(nèi)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鄭玄 注:“傳,移也。”
不傳習(xí)。《史記·五帝紀(jì)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wèn)《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jīng),故 漢 時(shí)儒者以為非圣人之言多不傳學(xué)也。”
人心
人心 (rénxīn)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the will of the people 全國(guó)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shì)所趨 良心 conscience稟靈
秉受靈秀之氣。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稟靈月駟,祖云螭兮?!?唐 劉禹錫 《賀冊(cè)皇太后表》:“伏惟皇太后稟靈作配,誕圣表祥。”
車若水名句,儳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