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徂徠石夫子,兼因女婿覓遺書
出自宋代蘇轍《題徐正權(quán)秀才城西溪亭》:
竹林分徑水通渠,真與幽人作隱居。
溪上路窮惟畫舫,城中客至有罾魚。
東來只為林泉好,野外從教簿領(lǐng)疏。
不識徂徠石夫子,兼因女婿覓遺書。
〈徐生,石介女婿也。
〉
注釋參考
不識
(1).不知道,不認(rèn)識?!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shí)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bào)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p>
徂徠
亦作“ 徂來 ”。1.山名。又名 尤來 、 尤崍 、 尤徠 。在 山東省 泰安縣 東南。《詩·魯頌·閟宮》:“ 徂來 之松, 新甫 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焙笠蛞浴搬迯啤敝干L棟梁之材的大山。 唐 劉禹錫 《崔公神道碑》:“善積家肥,子孫多材,如彼榱棟,必生 徂徠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圖》詩:“有時(shí)求柱桷,不信舍 徂徠 ?!?/p>
(2).往復(fù)。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詩三札二》:“這風(fēng)便是所謂直覺、靈感,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漲著的情調(diào),這活動(dòng)著的印象便是徂徠著的想象?!?/p>
夫子
夫子 (fūzǐ) 古時(shí)對男子的尊稱 man 舊時(shí)稱呼學(xué)者或老師 school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睹献印ち夯萃跎稀? 舊時(shí)稱自己的丈夫 husband 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逗鬂h書·列女傳》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pedant 孔門的學(xué)生對孔子的稱呼女婿
女婿 (nǚxu) 女兒的丈夫 son-in-law 丈夫 husband 她怎么嫁了這么個(gè)女婿遺書
遺書 (yíshū)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書名) posthumous work of an author 死者臨死前留下的書信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生前沒有留下遺書蘇轍名句,題徐正權(quán)秀才城西溪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