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尺不遺身后恨,枉尋徒屈自由身
出自近現(xiàn)代陳獨(dú)秀《題西鄉(xiāng)南洲游獵圖》:
勤王革命皆形跡,有逆吾心罔不鳴。
直尺不遺身后恨,枉尋徒屈自由身。
馳驅(qū)甘入棘荊地,顧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劍,不知事敗與功成。
注釋參考
直尺
直尺 (zhíchǐ) 一種畫直線用的尺 rod;straightedge遺身
(1).超然物外;避世隱居。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恬虛樂古,棄事遺身?!?晉 成公綏 《嘯賦》:“邈姱俗而遺身,乃慷慨而長嘯。” 明 劉基 《招隱》詩之四:“我生不偶俗,遺身在蒿蓬。”
(2).猶舍身。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是以雄俊之徒,交黨結(jié)倫,重氣輕命,感分遺身?!薄端螘ぴ鐐鳌罚骸白苑沁_(dá)義之至,識正之深者,孰能抗心衛(wèi)主、遺身固節(jié)者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摩縷波國》:“子昔起廣大心,發(fā)弘誓愿,孤游異域,遺身求法。”
(3).遺跡。 明 王士性 《廣志繹·兩都》:“ 桃源 三叉廟 有老 黃河 故道, 武宗 南幸,欲兩岸牽挽龍舟,始塞泯之,今遺身猶隱隱存?!?/p>
(4).即遺體。如:將軍的遺身?xiàng)売诖逋饣内ig,群眾鏟開積雪將其掩埋了。參見“ 遺體 ”。
后恨
日后悔恨。語本《荀子·成相》:“不知戒,后必有恨?!?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悔之在前,無勞后恨?!?/p>
自由身
謂自身不受約束,行動(dòng)自由。 唐 司空圖 《南至》詩之四:“一任喧闐遶四鄰,閒忙皆是自由身?!?宋 陳師道 《和秦太虛湖上野步》:“十里松陰窮野步,暫時(shí)留得自由身?!?宋 朱熹 《即事有懷寄彥輔仲宗二兄》詩之二:“三山雖好在,惜取自由身?!?/p>
陳獨(dú)秀名句,題西鄉(xiāng)南洲游獵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天意分明道已光,春游嘉景勝仙鄉(xiāng)
- 玉池神水涌,上生肥。
- 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馀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作者:陶淵明作品:讀《山海經(jīng)》 其九
-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作者:杜甫作品: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一
- 曾為閑客還同我,今日俱遙舊相門
- 湖上有孤山,合把探梅詞刻作者:韓淲作品:好事近(同仲至和探梅)
- 三山鏡湖上,出郭無十里;結(jié)廬非所擇,但取便薪水作者:陸游作品: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
- 心期歲豐民樂,更公庭、無訟酒如川作者:蒲道源作品:木蘭花慢 壽王國賓總管
- 攬衣下中庭,風(fēng)露浩淼瀰作者:洪邁作品:有懷舍弟逢年時(shí)歸婺源以詩督之
- 天遠(yuǎn)星疑墜,秋清月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