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章康《游龍山》:
名山久相望,今日為著屐。
到寺第一義,古松互蟠屈。
一一龍蛇形,風雷氣蕭瑟。
纓絡檜兩株,皆數(shù)百年物。
燈耿青熒熒,像設暗金碧。
空廊極徘徊,老屋共崒兀。
僧房小槃礴,西原訪泉石。
于其最幽絕,似可便筑室。
因而思古人,多有愛山癖。
要之亦何為,一賞事已畢。
上方不及登,尚或俟他日。
無非會心處,妙同箭鋒直。
山靈謂何如,移文茲不必。
作詩留山中,并可告來轍。
注釋參考
因而
因而 (yīn’ér) 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結果 as a result;with the result that;thus 我們的事業(yè)是正義的,因而是不可戰(zhàn)勝的古人
古人 (gǔrén) 泛指前人,以區(qū)別于當世的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山癖
愛山的癖好。 元 虞集 《題旦景初僉司畫》詩:“城中無山有山癖,直藉毫墨窮幽探。” 明 貝瓊 《重游殳山》詩:“老人一月不見山,山癖無醫(yī)殊未瘳?!?/p>
章康名句,游龍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