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乎貞觀初,尚書踐臺斗
出自唐代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罚?/h2>我之曾祖姑,爾之高祖母。
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
隋朝大業(yè)末,房杜俱交友。
長者來在門,荒年自糊口。
家貧無供給,客位但箕帚。
俄頃羞頗珍,寂寥人散后。
入怪鬢發(fā)空,吁嗟為之久。
自陳翦髻鬟,鬻市充杯酒。
上云天下亂,宜與英俊厚。
向竊窺數(shù)公,經(jīng)綸亦俱有。
次問最少年,虬髯十八九。
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
下云風(fēng)云合,龍虎一吟吼。
愿展丈夫雄,得辭兒女丑。
秦王時在坐,真氣驚戶牖。
及乎貞觀初,尚書踐臺斗。
夫人常肩輿,上殿稱萬壽。
六宮師柔順,法則化妃后。
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鳳雛無凡毛,五色非爾曹。
往者胡作逆,乾坤沸嗷嗷。
吾客左馮翊,爾家同遁逃。
爭奪至徒步,塊獨委蓬蒿。
逗留熱爾腸,十里卻呼號。
自下所騎馬,右持腰間刀。
左牽紫游韁,飛走使我高。
茍活到今日,寸心銘佩牢。
亂離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水花笑白首,春草隨青袍。
廷評近要津,節(jié)制收英髦。
北驅(qū)漢陽傳,南泛上瀧舠。
家聲肯墜地,利器當(dāng)秋毫。
番禺親賢領(lǐng),籌運神功操。
大夫出盧宋,寶貝休脂膏。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我欲就丹砂,跋涉覺身勞。
安能陷糞土,有志乘鯨鰲。
或驂鸞騰天,聊作鶴鳴皋。
我之曾祖姑,爾之高祖母。
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
隋朝大業(yè)末,房杜俱交友。
長者來在門,荒年自糊口。
家貧無供給,客位但箕帚。
俄頃羞頗珍,寂寥人散后。
入怪鬢發(fā)空,吁嗟為之久。
自陳翦髻鬟,鬻市充杯酒。
上云天下亂,宜與英俊厚。
向竊窺數(shù)公,經(jīng)綸亦俱有。
次問最少年,虬髯十八九。
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
下云風(fēng)云合,龍虎一吟吼。
愿展丈夫雄,得辭兒女丑。
秦王時在坐,真氣驚戶牖。
及乎貞觀初,尚書踐臺斗。
夫人常肩輿,上殿稱萬壽。
六宮師柔順,法則化妃后。
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鳳雛無凡毛,五色非爾曹。
往者胡作逆,乾坤沸嗷嗷。
吾客左馮翊,爾家同遁逃。
爭奪至徒步,塊獨委蓬蒿。
逗留熱爾腸,十里卻呼號。
自下所騎馬,右持腰間刀。
左牽紫游韁,飛走使我高。
茍活到今日,寸心銘佩牢。
亂離又聚散,宿昔恨滔滔。
水花笑白首,春草隨青袍。
廷評近要津,節(jié)制收英髦。
北驅(qū)漢陽傳,南泛上瀧舠。
家聲肯墜地,利器當(dāng)秋毫。
番禺親賢領(lǐng),籌運神功操。
大夫出盧宋,寶貝休脂膏。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我欲就丹砂,跋涉覺身勞。
安能陷糞土,有志乘鯨鰲。
或驂鸞騰天,聊作鶴鳴皋。
注釋參考
貞觀
(1).謂以正道示人。貞,正,常。觀,示?!兑住だM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韓康伯 注:“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孔穎達(dá) 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陳夢雷 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五:“臣聞託闇藏形,不為巧密;倚智隱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發(fā)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晉 陸云 《歲暮賦》:“於是 顓頊 御時, 玄冥 統(tǒng)官,天廟既定,日月貞觀?!?/p>
(2).指正大的道理?!段倪x·班固<幽通賦>》:“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北周 道安 《二教論·歸宗顯本》:“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岳實淵,然后方平,續(xù)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狷夫之野議,豈達(dá)士之貞觀?!?/p>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后漢書·黨錮傳·李膺》:“以為天子當(dāng)貞觀二五,利見大人,不謂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揚煇,棄和取同?!?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王臨於朝,天地貞觀。”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zé)。 章炳麟 《與龔未生書》:“然曩時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濟物。’況僕身當(dāng)貞觀,豈敢忘百姓之憂。”
(5).正可觀賞。
尚書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吧小奔础吧稀?《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jìn)去的,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等。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用當(dāng)時通行文字書寫,即《今文尚書》。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已佚。東晉梅賾(一作梅頤、枚頤)又偽造《古文尚書》。后來《十三經(jīng)》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書》與梅氏偽書的合編,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至清漸成定論。今文各篇內(nèi)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盤庚》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禹貢》記述戰(zhàn)國時黃河、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古代官名。執(zhí)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quán),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后各朝均有設(shè)置,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龂瘛?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逗鬂h書·張衡傳》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兵部尚書臺斗
比喻宰輔重臣。臺,三臺星;斗,北斗。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吩姡骸凹昂?貞觀 初,尚書踐臺斗?!?明 李東陽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地極臺斗,望隆冠紳。” 清 陳維崧 《莊椿歲·壽高陽李相國》詞:“緑髩調(diào)羹,黑頭補袞,人間臺斗?!?/p>
杜甫名句,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