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使括蒼民,吁嗟山谷間
出自宋代司馬光《和圣俞詠昌言五物括蒼石屏》:
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蒼山。
括蒼道里遠(yuǎn),致此良變難。
層崖萬(wàn)仞余,勝出浮云端。
吳兒采石時(shí),蘿蔓愁攀緣。
石文狀松雪,毫發(fā)皆天然。
置之坐席旁,清風(fēng)常在顏。
愿君善藏蓄,永日供余間。
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
將使括蒼民,吁嗟山谷間。
注釋參考
蒼民
百姓。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小乘開治道,大覺拯蒼民?!?/p>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冻o·卜居》:“吁嗟嘿嘿兮,誰(shuí)知吾之廉貞?!薄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shī)>》:“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shī)章句》:“吁嗟,嘆辭也?!?陳毅 《感事書懷》詩(shī):“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p>
(2).嘆詞。表示贊美。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 清 黃遵憲 《紀(jì)事》詩(shī):“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yǔ)·執(zhí)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唐 寒山 《詩(shī)》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薄都t樓夢(mèng)》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zhǎng)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