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出鬼沒,接響承虛
出自宋代釋智愚《龐居士闔家都去圖贊》:
神出鬼沒,接響承虛。
這一火絡(luò),邪法難扶。
互將魚目作明珠,笑倒西天碧眼胡。
注釋參考
神出鬼沒
神出鬼沒 (shénchū-guǐmò) 形容使用兵器手法高超。亦比喻行動迅速、變化莫測、難以捉摸 appear and disappear mysteriously 成語解釋出:出現(xiàn);沒:消失。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神出鬼沒出處《淮南子·兵略訓(xùn)》:“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使用例句抗日游擊隊神出鬼沒,打得日本鬼子魂飛魄散。接響
謂一聲聲相接而傳開去。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臨街衢,接響傳聲,不踰時而達(dá)于四境。”《隋書·后妃傳序》:“雎鳩之德,千載寂寥;牝雞之晨,殊邦接響?!?宋 陳師道 《早起》詩:“鄰雞接響作三鳴,殘點連聲殺五更?!?/p>
釋智愚名句,龐居士闔家都去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