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
出自近現代林伯渠《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
崖?lián)泶渌蓭兹赵拢迫鐪婧F鹜于椤?br>清泉終古漏仙洞,花徑何人寫石碑。
栗里先生留雅韻,桃源是處不須疑。
注釋參考
匡廬
指 江西 的 廬山 。相傳 殷 周 之際有 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于此,故稱?!逗鬂h書·郡國志四·廬江郡》“ 尋陽 南有 九江 ,東合為 大江 ” 劉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遠 《廬山記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為仙人之廬而命焉?!?唐 白居易 《草堂記》:“ 匡廬 奇秀,甲天下山?!?明 吳國倫 《鄱陽湖》詩:“欲向 匡廬 臥白云, 宮亭 水色晝氤氳?!?魯迅 《熱風·估<學衡>》:“ 匡廬 峨眉 ,山也,則曰紀游,采硫訪碑,務也,則曰日記?!?林伯渠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 勝境都爭識,流水高山特逞奇。”參見“ 匡俗 ”。
勝境
勝境 (shèngjìng) 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 scenic spot 名山勝境流水高山
(1).《列子·湯問》:“ 伯牙 善鼓琴, 鐘子期 善聽。 伯牙 鼓琴,志在登高山, 鐘子期 曰:‘善哉,峩峩兮若 泰山 ?!驹诹魉?, 鐘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焙笠浴傲魉呱健敝该烂畹臉非?。 宋 辛棄疾 《謁金門·和廓之五月雪樓小集韻》詞:“流水高山絃斷絶,怒蛙聲自咽?!?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也不彈雅調與親聲,流水高山多不是,何似一聲聲盡説相思。”《冷眼觀》第二二回:“不過因為我國政府諱言革命,所以他就變了這么一個謎語出來,把人猜著頑罷了。惜乎那人不悟,倒未免叫 李君 反存了個流水高山知音絶少的觀念在心里了?!?/p>
(2).借指知音、知己。 宋 王安石 《伯牙》詩:“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自知?!?清 方文 《得梅朗三兇問因寄麻孟璿沉景山》詩:“流水高山交不淺,素車白馬見何難?!?/p>
(3).即高山流水。古琴曲。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小說引子》:“也題《流水高山》句,也賦《陽春白雪》吟?!?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四折:“暫來錦瑟佳人傍,《流水高山》細評量?!薄短煊昊ā返诙兀骸熬爸嘏c翻新調,《流水高山》好。”
成語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流水高山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笔褂美浣饓婪賹殶煟幥嬴Q素弦,無非是流水高山調,和那堆風積雪篇。★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一折逞奇
顯示奇怪。 清 王詒壽 《答南社諸子書》:“銑溪虬戶,易貌而逞奇;桂餌翠綸,強澤而無當。” 清 陸文銘 《利器行》:“鉛刀蓬矢各逞奇,光芒駭目莫敢攜?!?/p>
林伯渠名句,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