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次釵分瓶墜,上心來傷悲
出自元代白賁《【雙調】新水令_離情不奈子》:
離情不奈子規(guī)啼,更那堪困人天氣。
紅玉軟,綠云低。
春晝遲遲,東風恨兩眉系。
。
。
玉勾閑控繡簾垂,半掩朱扉。
寶鑒鸞臺盡塵昧,鳳凰簫誰品誰吹?繡塌空閑枕犀,篆煙消香冷金猊。
。
。
冷清清寂寞在香閨,悶懨懨瀟灑在羅幃。
畫苔墻劃短金鈚,尚未得回歸。
。
。
常記得當時那況味,堪詠堪題。
取次釵分瓶墜,上心來傷悲。
。
。
往常時星月底,雨云期。
到如今成間闊,受孤棲,奈何楚岫冷煙迷?當初時想伊,為伊,消玉體減香肌。
。
。
憶盼了蕭郎無歸計,悶把牙兒抵。
空嘆息,驀聽得中門外玉驄嘶。
轉疑惑,卻原來是鳥啼得瑯玕碎。
。
。
急煎煎愁滴相思淚,意懸懸慵擁鮫綃被。
攬衣兒倦起,恨綿綿,情脈脈,人千里。
非是俺,貪春睡,勉強將鴛鴦枕欹。
薄幸可憎才,只怕相逢在夢兒里。
。
。
注釋參考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隨便,任意。 晉 葛洪 《抱樸子·祛惑》:“此兒當興卿門宗,四海將受其賜,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適江左》詩:“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棄舍,等閒拋掉?!?汪文溥 《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詩:“有時西笑入 長安 ,七貴三公取次看。”
(2).草草,倉促。《敦煌變文集·葉凈能詩》:“何不揭氈看驗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 陸游 《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3).次序。 北齊 斛律羨 《北齊樂歌》:“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p>
(4).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嵐》詩:“近樹參差出,行人取次多?!?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詩:“妙舞娑盤歇,華鐘取次催?!?/p>
(5).尷尬,進退兩難。
釵分
比喻夫妻或戀人分離。 宋 吳潛 《蝶戀花·吳中趙園》詞:“鏡斷釵分何處續(xù),傷心芳草庭前緑?!眳⒁姟?分釵斷帶 ”。
上心
上心 (shàngxīn) 〈方〉∶用心;留意 be serious 這事你要上心打聽傷悲
傷悲 (shāngbēi) 悲傷;悲哀 sorrow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白賁名句,【雙調】新水令_離情不奈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磁力狗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