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侯善淵《沁園春》:
太一先天,昊境虛皇,無上至尊。
鎮(zhèn)玉霄宮殿,群仙聚會(huì),香云羅列,光射殷紅。
玉獸金麟,白鶴引駕,寶蓋瓊花散滿空。
仙娥奏,放真妃窈窕,歌舞儀容。
仙音妙唱無窮。
盡朝現(xiàn)三清御座中。
聽洞虛靈寶,升玄至道,開明三要,顯現(xiàn)靈能。
倦坐披章,回鸞駕鳳,五老扶真入絳宮。
群仙退,向蓬萊閬苑。
合抱純風(fēng)。
注釋參考
洞虛
(1).深幽。 唐 羊士諤 《九月十日郡樓獨(dú)酌》詩:“櫺軒一尊泛,天景洞虛碧。”
(2).指道教所說的洞天。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引《真誥》:“ 金陵 者,洞虛之膏腴, 句曲 之地肺。”
靈寶
(1).指寶精養(yǎng)神的道教修真之法。《漢武帝內(nèi)傳》:“行益易者,謂常思靈寶也。靈者,神也;寶者,精也?!?/p>
(2).經(jīng)壇?!都魺翕旁挕で锵υL琵琶亭記》:“于 虎丘 靜處建壇,請道士 鶴林 周玄初 設(shè)靈寶鍊度三晝夜?!?/p>
(3).香炷名。 元 吳昌齡 《張?zhí)鞄煛返谌郏骸懊疃凑嫦?,靈寶惠香,朝三界香?!?/p>
(4).寶刀名?!短接[》卷三四六引《典論》:“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寶刀三,其一長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兩,文似靈龜,名曰靈寶。”
(5).寶劍名。 晉 張協(xié) 《七命》:“若其靈寶,則舒辟無方,為奇鋒異模?!?/p>
(6).珍寶。 明 吳承恩 《壽熙臺(tái)潘公八袠序》:“絶巘之松,霜霰凌之,不為棟梁,必孕靈寶。”
(7).道教經(jīng)名。即《靈寶經(jīng)》?!对企牌呋`》卷三:“ 燧人氏 得斯經(jīng)造火,變生為熟,乃《靈寶》之功也。” 清 顧之珽 《以羅浮竹葉符贈(zèng)厲樊榭》詩:“ 稚川 載《登涉》,引據(jù)按《靈寶》。”
升玄
道教謂得道升天。 唐 黃滔 《白日上昇賦》:“天上神仙,人間得焉;青囊有術(shù),白日昇玄。”
至道
(1).指最好的學(xué)說、道德或政治制度?!抖Y記·學(xué)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薄抖Y記·表記》:“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鄭玄 注:“此讀當(dāng)言‘道有至,有義,有考’,字脫一有耳?!?陳澔 集說引 應(yīng)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渾而無跡,故得其渾全精粹以為王?!?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萬類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無匱於心?!?/p>
(2).最高的原則、準(zhǔn)則?!盾髯印と逍А罚骸耙詮乃诪樯?,以貨財(cái)為寳,以養(yǎng)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shù)。《莊子·在宥》:“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漢 牟融 《理惑論》:“﹝ 老子 ﹞曰:‘用其光,復(fù)其明,無遺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兇之所住。至道之要,實(shí)貴寂寞,佛家豈好言乎!”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讀釋氏經(jīng),亦能了其深義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司命府丞》:“及見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L跪傳至道?!?/p>
開明
開明 (kāimíng) 原義是從野蠻進(jìn)化到文明,后來指通達(dá)事理,思想不守舊 enlightened 開明人士三要
(1).三個(gè)重要方面。 明 薛瑄 《從政錄》:“養(yǎng)民生、復(fù)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明 薛瑄 《從政錄》:“不欺君、不賣法、不害民,此作官持己之三要也?!?/p>
(2).道家謂耳、目、口為三要?!蛾幏?jīng)》:“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dòng)靜?!弊ⅲ骸?太公 曰:三要者,耳、目、口也?!?唐 齊己 《讀陰符經(jīng)》詩:“三要洞開何用閉?高臺(tái)時(shí)去憑欄干。”
顯現(xiàn)
顯現(xiàn) (xiǎnxiàn) 顯露,露面 appear;show;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靈能
(1).天然的本能。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只是這箇靈能不為私欲遮隔,充拓得盡便完?!?/p>
(2).指聰明智慧。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銷沉其志氣,桎梏其靈能,示以株守之途,絶其邁進(jìn)之路,而吾之群遂以陵替?!?/p>
侯善淵名句,沁園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