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必達《及第謝恩》:
圣朝更化廣蒐賢,丹陛遙瞻穆穆天。
歷數(shù)成年垂統(tǒng)正,精微一理得心傳。
輸忠敢罄劉蕡膽,擢第應(yīng)同李郃肩。
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頌周篇。
注釋參考
圣朝
[one's own royal court] 封建時代稱本朝
圣朝赦罪責(zé)功,棄瑕錄用。——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詳細(xì)解釋封建時代尊稱本朝。亦作為皇帝的代稱?!稘h書·兩龔傳》:“圣朝未嘗忘君,制作未定,待君為政,思聞所欲施行,以安海內(nèi)。” 晉 李密 《陳情事表》:“逮奉圣期,沐浴清化?!?唐 岑參 《寄左省杜拾遺》詩:“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明 何景明 《隴右行送徐少參》詩:“ 秦 日 長城 號塞垣, 漢 時故郡稱 天水 ,圣朝掃蕩無烽煙,射獵之地為桑田。” 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xué)記》:“今兵革已息,學(xué)校新立,更相與講明此義,上以佐圣朝匡直之教,下以闢異端而迪吉士?!?/p>
更化
改制;改革?!稘h書·禮樂志》:“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俞竹心》:“ 婁 深信其説,棄職別進,適值壬午更化,俯就省掾,陞除 益都 府判?!?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九節(jié):“ 董仲舒 主張更化,就是要求以仁德代替嚴(yán)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學(xué)說代替法家學(xué)說。”
丹陛
(1).宮殿的臺階。《隋書·薛道衡傳》:“趨事紫宸,驅(qū)馳丹陛?!?宋 陸游 《三山杜門作歌》之二:“小臣疏賤亦何取,即日趨召登丹陛?!?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天恩敕賜下丹陛,瓊筵侑以黃金觴?!?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曾折帝廷檻,幾死丹陛旁?!?/p>
(2).借稱朝廷或皇帝?!杜f五代史·符存審傳》:“射鉤斬袪之人,孰不奉觴丹陛,獨予壅隔,豈非命哉!” 清 李漁 《意中緣·名逋》:“這不過是暫負(fù)蒼生之望,稍回丹陛之心?!?/p>
遙瞻
遙瞻 (yáozhān) 向遠方看;凝目遠視 look into the distance穆穆
(1).端莊恭敬?!稌に吹洹罚骸百e于四門,四門穆穆?!?曾運乾 正讀:“賓讀為儐。四方諸侯來朝者, 舜 賓迎之也。四門穆穆,《史記》云:‘諸侯遠方賓客皆敬?!薄稜栄拧め層?xùn)》:“穆穆,敬也?!薄洞蟠鞫Y記·五帝德》:“亹亹穆穆,為綱為紀(jì)?!?/p>
(2).儀容或言語和美?!对姟ご笱拧の耐酢罚骸澳履挛耐酰毒兾蹙粗??!?毛 傳:“穆穆,美也。”《荀子·大略》:“言語之美,穆穆皇皇?!薄稌x書·王澄傳》:“ 澄 嘗謂 衍 曰:‘兄形似道,而神鋒太儁?!?衍 曰:‘誠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澄 由是顯名?!?明 方孝孺 《蜀府敬慎齋》:“愔愔于思,夔夔于守,穆穆語言,不驚左右?!?/p>
(3).寧靜;靜默?!冻o·遠游》:“形穆穆以浸遠兮,離人羣而遁逸。” 晉 陶潛 《時運》:“邁邁時運,穆穆良朝?!?唐 胡宿 《天街曉望》詩:“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樹琤琤上苑風(fēng)?!?/p>
(4).盛集貌。 宋 范仲淹 《上時相議制舉書》:“十?dāng)?shù)年間,異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p>
吳必達名句,及第謝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