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乾隆《詩本》:
詩本例分上下編,率當(dāng)一百冊余篇。
丁年樂府補空白,戌歲盛京綴帙全。
秋月春風(fēng)景無問,山情水態(tài)句捐妍。
即今祥禫游猶懶,月令搜吟擬闕填。
注釋參考
詩本
詩集。 唐 白居易 《故衫》詩:“袖中 吳郡 新詩本,襟上 杭州 舊酒痕?!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萬雪齋 正要揭開詩本來看,只見一個小廝飛跑進來稟道:‘ 宋爺 請到了?!?高旭 《懷實丹白門》詩:“曉風(fēng)殘月新詩本,濁酒高樓舊淚痕?!?/p>
上下
上下 (shàngxià)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巍?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吨傺汀对狸枠怯洝?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從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優(yōu)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數(shù)量詞后,表示概數(shù);左右 about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稱衙門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dān)待一步!——《水滸傳》一百
(1).數(shù)詞。十的十倍?!睹献印す珜O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唐 駱賓王 《冬日宴》詩:“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傳習(xí)詩賦者,杖一百。”
(2).泛指多數(shù)。 北周 庾信 《對酒歌》:“人生一百年,歡笑惟三五?!?宋 楊萬里 《都下無憂館小樓春盡旅懷》詩之一:“更無短計消長日,且繞欄干一百回?!?/p>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后,謂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將近彼岸,跨步而過,亦曰一百?!?/p>
乾隆名句,詩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