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仇遠(yuǎn)《九日次程公明韻》:
風(fēng)簾獵獵傍檐斜,問酒來投野老家。
佳節(jié)已逢重九日,東籬未見兩三花。
科頭坐石從吹帽,拭眼看山似隔紗。
七里岡前歸路闇,月懸破鏡憶秦嘉。
注釋參考
科頭
(1).謂不戴冠帽,裸露頭髻?!稇?zhàn)國策·韓策一》:“ 秦 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鮑彪 注:“科頭,不著兜鍪?!?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或亂項(xiàng)科頭,或裸袒蹲夷……此蓋左袵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資治通鑒·漢獻(xiàn)帝建安元年》:“ 布 將 河內(nèi) 郝萌 夜攻 布 , 布 科頭袒衣,走詣都督 高順 營?!?胡三省 注:“科頭,不冠露髻也。今 江 東人猶謂露髻為科頭?!薄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爸艘患钏{(lán)布百衲大棉襖,科頭,不束帶,亦不著馬褂。”
(2).古代教坊歌樂分部分科,其頭目稱為“科頭”。亦以稱歌伎樂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其日,狀元與同年相見后,便請一人為録事,其餘主宴、主酒、主樂、探花、主茶之類,咸以其日辟之。主樂兩人,一人主飲妓。放榜后,大科頭兩人(第一部),常詰旦至期集院,常宴則小科頭主張,大宴則大科頭,縱無宴席,科頭亦逐日請給茶錢。”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一:“《秦中歲時記》云:期集謝恩了……便於亭子小宴,召小科頭同樂,至暮而散?!?/p>
吹帽
《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 溫 ( 桓溫 )燕 龍山 ,僚佐畢集,時佐吏并著戎服,有風(fēng)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后以“吹帽”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藍(lán)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唐 韓愈 《薦士》詩:“霜風(fēng)破佳菊,嘉節(jié)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良儔,西風(fēng)吹帽,東籬攜酒,共結(jié)歡游?!?明 何景明 《九日》詩:“吹帽他時興,登臺此日情。”
眼看
眼看 (yǎnkàn) 馬上,在很短的時間之內(nèi) shortly;soon;in a moment 暴風(fēng)雨眼看就要來了 聽?wèi){(不如意的事情發(fā)生或發(fā)展) let;allow 哪能眼看著他走邪道不管呢仇遠(yuǎn)名句,九日次程公明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自問有何惆悵事,寺門臨入?yún)s遲回作者:白居易作品:慈恩寺有感 時杓直初逝,居敬方病。
- 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作者:陸游作品:鷓鴣天·懶向青門學(xué)種瓜
- 休言四十明朝過,看取霜髯六十翁作者:曾幾作品:壬戌歲除作明朝六十歲矣
- 惟有長干塔,相看未忍違作者:項(xiàng)安世作品:五月八日離金陵
- 世人愛芳辛,搴擷忘幽遐作者:劉禹錫作品: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
- 敢辭數(shù)里來相遇,要使它時付特書作者:王之道作品:雨中宿竹林寺謝尉仁父見訪
- 狂處士,真堪惜。作者:蘇軾作品: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 悄一似荼蘼,玉肌翠帔,消得東風(fēng)喚醒作者:佚名作品:二郎神(用徐斡臣韻)
- 黽勉斤斧余,慚愧瑯玕綠
- 風(fēng)流不把花為主,多情管定煙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