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風(fēng)詎終朝,否極理則泰
出自宋代李流謙《送臺石甫出關(guān)》:
臺君少年時,盛氣不可蓋。
冀北駒墮地,過都如歷塊。
未說兩石弓,談詩亦堅對。
十年憂患繞,玄螭伏淺瀨。
寶劍夜韜光,蒼鷹秋折翅。
飄風(fēng)詎終朝,否極理則泰。
秋高氣益肅,匹馬指絕塞。
酒闌奮袂起,曉色風(fēng)雨晦。
關(guān)頭飛將軍,久矣側(cè)度待。
解鞍握手語,意合琥珀芥。
去去未可知,建侯萬里外。
兩耳熟高名,邇方揖英概。
頗知倜儻士,別意殊憒憒。
贈行敢他言,忠義福所介。
注釋參考
飄風(fēng)
飄風(fēng) (piāofēng) 旋風(fēng);暴風(fēng) blinding wind 四時之內(nèi),飄風(fēng)怒吹,或西發(fā)西洋,或東起北海,旁午交扇,無時而息。——[英] 赤胥黎著· 嚴復(fù)譯《天演論》終朝
(1).早晨。《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傳:“自旦及食時為終朝?!薄蹲髠鳌べ夜吣辍罚骸?楚子 將圍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終朝而畢,不戮一人?!?/p>
(2).整天。 晉 陸機 《答張悛》詩:“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愿相同,終朝不離?!?/p>
理則
(1).即邏輯。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dāng)譯以何名而后妥……吾以為當(dāng)譯之為‘理則’者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學(xué)者之對于理則之學(xué),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p>
(2).原理法則。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xué)派的批判》:“盡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jié):“ 莊子 認為……﹝道體﹞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則,連神、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p>
李流謙名句,送臺石甫出關(guān)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