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立樵叟,問我何所求
出自宋代趙企《別天臺(tái)》:
攜家隱青山,青山不我留。
遣我出山去,再拜辭丹丘。
王命急星火,駕言促西游。
朝游白云城,暮宿黃花洲。
佳人牽我衣,拘斷不回頭。
路傍立樵叟,問我何所求。
長(zhǎng)安美少年,氣概凌清秋。
鸞臺(tái)與鳳閣,一一皆俊游。
掉臂爾欲往,獨(dú)不愧且羞。
此言真吾藥,口訥不易酬。
我本麋鹿性,直與山林投。
云何就冷局,歲月空悠悠。
原公看我還,長(zhǎng)歌賦歸休。
注釋參考
樵叟
打柴的老翁。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詩(shī):“游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唐 王昌齡 《題灞池》詩(shī)之一:“世事不復(fù)論,悲歌和樵叟?!?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桃》:“所謂‘桃腮’、‘桃靨’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此種不得於名園,不得於勝地,惟鄉(xiāng)村籬落之間,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jì)》:“人皆以為不治產(chǎn)業(yè)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唐 韓愈 《感春》詩(shī)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yǔ):我所思兮在何所?”
趙企名句,別天臺(tái)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昭州——— 陶弼〔宋代〕
- 寄東魯二稚子 在金陵作——— 李白〔唐代〕
- 皇甫主簿期游山不及赴——— 賈島〔唐代〕
- 頌古三十三首——— 釋師觀〔宋代〕
- 次韻瀹留避地有憶欲歸因用前韻示之——— 陳著〔宋代〕
- 天津幽居——— 邵雍〔宋代〕
- 寄寧海李明府——— 周賀〔唐代〕
- 酬均州鄭使君見送歸茅山——— 顧非熊〔唐代〕
- 過(guò)鮑溶宅有感——— 杜牧〔唐代〕
- 題韓駒秀才詩(shī)卷——— 蘇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