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公堤畔水如天,又見(jiàn)侵疆筑葑田
出自宋代方回《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蘇公堤畔水如天,又見(jiàn)侵疆筑葑田。
遙望橫斜似棋局,飛烏翹鷺自爭(zhēng)先。
注釋參考
蘇公堤
亦稱“ 蘇堤 ”。亦稱“ 蘇隄 ”。1.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中。 北宋 元祐 年間, 蘇軾 知 杭州 時(shí),疏浚 西湖 ,堆泥筑堤,南起 南屏山 ,北接 岳王廟 ,分 西湖 為內(nèi)外兩湖。其間有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有“六橋煙柳”之稱。 明 皇甫涍 《西湖歌寄方思道》:“青山蕩漾春風(fēng)來(lái), 蘇公堤 邊花正開(kāi)?!薄段骱尽っ麆僖弧罚骸?蘇隄 春曉,為十景之首?!?清 趙翼 《西湖晤袁子才喜贈(zèng)》詩(shī):“ 蘇堤 二月春如水, 杜牧 三生髩有絲?!眳㈤啞端问贰ず忧酒摺?。
(2).在 廣東省 惠州市 西湖 (舊稱 豐湖 )中。 宋 紹圣 年間, 蘇軾 知 惠州 時(shí),買 豐湖 為放生池,并筑堤以障水。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惠州·蘇公堤》。
侵疆
侵奪之地。 漢 揚(yáng)雄 《法言·寡見(jiàn)》:“ 孔子 用於 魯 , 齊 人章章,歸其侵疆?!?明 宋濂 《育王山廣利禪寺涂田記》:“寺之長(zhǎng)老 普濟(jì)禪師光公 ,既為正其侵疆,復(fù)謀買田以助之?!?/p>
葑田
(1).湖澤中葑菱積聚處,年久腐化變?yōu)槟嗤?,水涸成田,是謂“葑田”。《宋史·河渠志七》:“ 臨安 西湖 周回三十里,源出於 武林泉 。 錢氏 有國(guó),始置撩湖兵士千人,專一開(kāi)濬。至 宋 以來(lái),稍廢不治,水涸草生,漸成葑田。”《宋史·蘇軾傳》:“﹝ 軾 ﹞以餘力復(fù)完六井,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zhǎng)堤以通行者?!?宋 梅堯臣 《赴霅任君有詩(shī)相送仍懷舊賞因次其韻》:“雁落葑田闊,船過(guò)菱渚秋?!?/p>
(2).將湖澤中葑泥移附木架上,浮于水面,成為可以移動(dòng)的農(nóng)田,叫葑田。也叫架田。 唐 秦系 《題鏡湖野老所居》詩(shī):“樹(shù)喧巢鳥(niǎo)出,路細(xì)葑田移。” 宋 陳旉 《農(nóng)書(shū)》卷上:“若深水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坵,浮繫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坵,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薄吨芏Y》所謂‘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是也。參見(jiàn)“ 架田 ”。
方回名句,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刀劍萌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