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師
詞典解釋
謂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切磋》載 李相 讀《春秋》, 叔孫婼 之“婼”應(yīng)讀“敕略切”, 李 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補(bǔ)遺》卷十三:“ 楊誠齋 與同舍談及 于寶 。一吏進(jìn)曰:‘乃 干寶 ,非 于 也。’問何以知之?吏取韻書以呈,‘干’字下注云: 晉 有 干寶 。 誠齋 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師?!庇?清 乾隆 時(shí)有某方伯蒞 浙 ,見文牘中有“鱉子亹”三字,一吏謂“亹”見于《大雅·鳧鹥》,舊注音門,方伯謂“子即吾一字師”。見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鱉子亹》。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一字師》:“ 鄭谷 在 袁州 , 齊己 攜詩詣之。有《早梅》詩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谷 曰:‘?dāng)?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齊己 不覺下拜。自是士林以 谷 為‘一字師’?!?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卷一載 元 薩天錫 送 濬天淵 入朝,有“地濕厭聞 天竺 雨,月明來聽 景陽 鐘”之句,“聞?wù)?a href="/hycd/w/w85629.htm" target="_blank">無不膾炙,惟 山東 有一叟鄙之……曰:‘措詞固善,但聞字與聽字一合耳!’公曰:‘當(dāng)以何字易之?’叟徐曰:‘看 天竺 雨。’詰其‘看’字,叟曰:‘ 唐 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a href="/hycd/f/f189521.htm" target="_blank">俯首拜為‘一字師’?!?宋 曾吉父 《送汪內(nèi)相赴臨川詩》有“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里近題詩”。 韓子蒼 改“中”為“深”,改“里”為“冷”, 吉父 聞之以 子蒼 為一字師。見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卷三。又 五代 張迥 《寄遠(yuǎn)詩》有“蟬鬢凋?qū)⒈M,虬髥白也無”句, 齊己 改“白也”為“黑在”, 迥 遂拜作一字師。見 宋 阮閱 《詩話總龜·評論二》引《郡閣野談》。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一字師出處
- 碧眼胡兒手足鮮,歲時(shí)剪刷供帝閑。——— 蘇軾書韓干牧馬圖
- 長流萬里。——— 張炎壺中天/念奴嬌十二首
- 上心貴在懷遠(yuǎn)蠻,引臨玉座近天顏——— 白居易蠻子朝-刺將驕而相備位也
- 漫漫巨海深難越。——— 丘處機(jī)蓬萊閣
- 東風(fēng)催節(jié)換,焰焰春陽散——— 司空曙送程秀才
- 馬祖峰前青未了,郁孤臺下水如空——— 黃庭堅(jiān)次韻君庸寓慈云寺待韶惠錢不至
- 元龍湖海二,毀譽(yù)略相半——— 黃庭堅(jiān)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
- 勝致通幽感,靈泉有虎掊。——— 周繇題東林寺虎掊泉
- 東皇面目似非真,我聞四時(shí)皆有春——— 王柏和叔崇春寒韻
- 玉笙王子駕,遼鶴令威身。——— 武元衡和楊三舍人晚秋與崔二舍人、張秘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