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典
詞典解釋
(1).古代的五種倫理道德?!稌に吹洹罚骸?a href="/hycd/s/s270065.htm" target="_blank">慎徽五典,五典克從?!?孔 傳:“五典,五常之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蔡沉 集傳:“五典,五常也。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p>
(2).傳說中的上古五部典籍?!?a href="/hycd/z/z125891.htm" target="_blank">左傳·昭公十二年》:“﹝ 倚相 ﹞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yù) 注:“皆古書名?!薄?a href="/hycd/s/s304520.htm" target="_blank">書序》:“ 少吳 、 顓頊 、 高辛 、 唐 、 虞 之書,謂之五典?!?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jīng)》:“皇世《三墳》,帝代《五典》?!?/p>
(3).泛指古代典籍。 南朝 梁 蕭綱 《南郊頌》:“《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紛于 石渠 ?!?明 沉受先 《三元記·講學(xué)》:“素志惟甘清淡,《三墳》、《五典》沉酣?!?/p>
(4).指《詩》、《書》、《易》、《禮》、《春秋》五經(jīng)。 漢 荀悅 《申鑒·政體》:“夫道之本,仁義而已矣,五典以經(jīng)之,群經(jīng)以緯之。”《后漢書·朱浮傳》:“五典紀(jì)國家之政,《鴻范》別災(zāi)異之文?!?李賢 注引《禮記》:“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yuǎn),《書》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p>
- 若無梅子雨,焉得稻花風(fēng)——— 方回梅雨連日首
- 昨日扶杖過我蝸角廬,共談壁上先天內(nèi)外圖——— 家鉉翁劉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涼來過共談先天圖義一
- 眷言塵纓客,試問滄浪水——— 方回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天轉(zhuǎn)玉繩星落落,風(fēng)傳銀箭漏迢迢——— 楊億夜宴
- 當(dāng)年自是渠無分,明主何曾棄不才——— 方逢振至元廿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得宣命詣朝可庵有詩
- 落照留歸鳥,西風(fēng)困舊荷——— 王令九曲池悼古
- 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 姚合買太湖石
- 魏闕望中何日見,商歌奏罷復(fù)誰聽——— 嚴(yán)維書情獻(xiàn)相公
- 眷此戎旅節(jié),載嘉良士誠——— 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
- 對豐姿、飄然杖屨,澹然巾葛。——— 劉學(xué)箕賀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