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
詞典解釋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a href="/hycd/z/z9676.htm" target="_blank">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shì)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zèng)陳十六所居》詩(shī):“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宋 曾鞏 《救災(zāi)議》:“先王之於救災(zāi),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zèng)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p>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肚f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jī)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dá),不戚乎毀,不悅乎譽(yù),道家之業(yè)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tái)》詩(shī):“勞生愧 嚴(yán) 鄭 ,外物慕 張 邴 ?!?/p>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a href="/hycd/n/n88700.htm" target="_blank">南史·齊豫章文獻(xiàn)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bǔ)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yàn)楫愓摚?a href="/hycd/b/b50460.htm" target="_blank">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wù)?!?唐 元稹 《贈(zèng)樂天》詩(shī):“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guān)心事不經(jīng)心。” 宋 陸游 《感懷》詩(shī):“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nèi)景常默存?!?/p>
- 禱祈已久勞州邑,禳禬終當(dāng)徇士民——— 陳宓和傅監(jiān)倉(cāng)禱雨
- 蟬聲入古寺,馬影度荒陂。——— 陸游游山
- 茲地乃蔓草,故基摧壞墻——— 溫庭筠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樓臺(tái)池沼雅為勝絕荒涼…成四十韻
- 惟有流鶯當(dāng)此際,舌弄笙簧如約。——— 吳潛念奴嬌
- 五犗垂巨鉤,往往長(zhǎng)鯨食——— 鄭獬勉陳石二生
-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王建田家行
- 仙閭鄰峻極,日觀伴穹崇——— 李迪靈巖
- 聳柯擢干,終古蒼然——— 崔敦詩(shī)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再舉酒用大椿之曲
- 試與伴、江頭去,但醉翁、亭上要詩(shī)——— 韓淲戀繡衾(晁仲一將到滁陽(yáng),新買妾)
- 靜看新雛來往。——— 程垓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