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西崩,洛鐘東應(yīng)
詞典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殷荊州 曾問 遠公 :‘《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 殷 曰:‘銅山西崩,靈鐘東應(yīng),便是《易》耶?’” 劉孝標 注引《東方朔傳》:“ 孝武皇帝 時, 未央宮 前殿鐘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 王朔 , 朔 言恐有兵氣。更問 東方朔 , 朔 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鐘先鳴。《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本烈?。其應(yīng)在后五日內(nèi)?!尤眨?南郡 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焙笠浴?a href="/hycd/t/t386650.htm" target="_blank">銅山西崩,洛鐘東應(yīng)”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此義易明,銅山西崩, 洛 鐘東應(yīng),不以遠而阻也。” 梁啟超 《新民說》十六:“此中消息,殆如銅山西崩, 洛 鐘東應(yīng)。感召之機,銖黍靡忒?!?唐弢 《側(cè)面》:“銅山西崩, 洛 鐘東應(yīng),一唱一和,互相支持?!?/p>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yīng)出處
使用例句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yīng)是成語。
- 隱地兩成隔,頹墻空長梢——— 趙蕃陳丞以南安寨上所得二詩及到龍泉聞余戍地最
- 孤憤書成詞激烈,五噫歌罷意卒酸——— 陸游初春遣興三首始於志退休而終於惓惓許國之忠
- 立雪謾齊要,斷臂徒自苦——— 李衡贈學(xué)者
- 細馬縷金鞍,文星使可汗——— 鄭克已送中書王舍人使北虜
- 神龍側(cè)枕瓊瑰臥,表里透薰香玉唾——— 姚勉梁新恩送龍涎香杯
- 毫發(fā)不可亂,奉時以行藏——— 陳普冬華一夜霜
- 此情須信是難忘——— 賀鑄減字浣溪沙(十五之六)
- 西風(fēng)鸞背彩旗搖,王母乘秋下九霄——— 唐寅王母贈壽圖
- 葬之酒鄉(xiāng)泣醨糟,一醉竟死俱陶陶——— 高似孫答癯庵致糟蟹
- 為扣希夷老,如何尚愛眠——— 蒲壽宬贈日者王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