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索
詞典解釋
走索。雜技的一種,演員在懸空的繩索上來回走動,并表演各種動作。又稱踏繩。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元宵》:“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擊丸、蹴踘、踏索、上竿?!?宋 洪邁 《夷堅三志壬·張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從路岐為踏索之技,所以習(xí)熟?!?b>《文獻(xiàn)通考·樂二十》:“絙戲, 漢 世以大絲繩繫兩柱頭閒,相去數(shù)丈,兩倡對舞,行於繩上,對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傾。 張衡 所謂‘跳丸劒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 三朝伎謂之高絙,或曰戲繩,今謂之踏索焉?!?許地山 《女兒心》:“她學(xué)會些江湖伎倆,如半截美人、高蹺、踏索、過天橋等等?!?/p>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 山人去后知何處,風(fēng)月清虛——— 張炎丑奴兒/采桑子
- 空馀愿黃鶴,東顧憶回翔——— 馬懷素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yīng)制
- 至人竟安在,陶鑄皆秕糠——— 蘇轍和遲田舍雜詩九首
- 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休上望鄉(xiāng)臺——— 張舜民西征回途中二絕
- 別趣孤襟余此客,解償俊句倚欄干——— 陳三立宗武示過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
- 蓺花恨不茂,薙草欲其盡——— 陸游東齋雜書
- 松姿鶴態(tài)不復(fù)老,琪蕊瑤房未嘗落——— 曹勛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
- 洞口風(fēng)雷異,池心星漢重——— 薛瑩宿仙都觀陰王二君修道處
- 驚飆墜鄰果,暴雨落江魚。——— 姚合酬光祿田卿末伏見寄
- 遐方不許貢珍奇,密詔唯教進(jìn)荔枝。——— 韓偓荔枝三首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