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名
詞典解釋
(1).寄托名聲?!?a href="/hycd/h/h235650.htm" target="_blank">漢書·韋玄成傳》:“古之辭讓,必有文義可觀,故能垂榮於后。今子獨(dú)壞容貌,蒙恥辱,為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託名也。”
(2).謂借重他人或他事以揚(yáng)名。《后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既出,往造 河南 尹 羊陟 ,不得見。 壹 以公卿中非 陟 無足以託名者,乃日往到門?!?宋 曾鞏 《擬辭免修五朝國史狀》:“況以文字薄技,得因圣 宋 大典,託名萬世,學(xué)士大夫,莫不愿?jìng)淦淙??!?/p>
(3).依仗名分。 漢 班昭 《女誡·和叔妹》:“若夫惷愚之人,於嫂則託名以自高,於妹則因?qū)櫼?a href="/hycd/j/j302070.htm" target="_blank">驕盈。”
(4).假借名義。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泰伯傳》:“二人託名採藥於 衡山 ,遂之 荊蠻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 曰:‘不然。 操 雖託名 漢 相,其實(shí) 漢 賊也?!薄?a href="/hycd/f/f185534.htm" target="_blank">佛說恒水經(jīng)》:“四輩人託名為弟子,不能奉持明戒,不欲學(xué)問,心意猶豫,恐不得道故,是為前卻弟子?!?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幸·詐稱佞倖》:“佞倖用事,奸人輩因而矯詔託名,無忌憚至此,今古蓋一轍云?!?/p>
-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袁枚遣興
- 痛感韋經(jīng)傳,敢忘擇孟鄰——— 陳造次程帥和陶詩韻
- 物滯欣逢泰,時(shí)豐自此多——— 宋孝宗新晴有感
- 相攜泣,鳳蓋龍輿追不及。——— 齊己湘妃廟
- 官吏更索租,真爾從何出——— 徐文卿秋后二首
- 將軍下天上,虜騎入云中——— 盧照鄰雜曲歌辭結(jié)客少年場(chǎng)行
- 月色照榮辱,長(zhǎng)安千萬門——— 元稹逢白公
- 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陳亮賀新郎 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 宜與云鬟雙插倚妝樓——— 張翥江城梅花引 九日杏梅同開,汪國才折以請(qǐng)賦
- 自是法輪家風(fēng),妙喜爭(zhēng)取馳騁——— 釋宗杲送法輪思藏主化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