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塞
詞典解釋
(1).指四方屏藩之國?!?a href="/hycd/l/l370453.htm" target="_blank">禮記·明堂位》:“四塞,世告至。” 鄭玄 注:“四塞,謂夷服、鎮(zhèn)服、蕃服在四方為蔽塞者?!薄?a href="/hycd/d/d151457.htm" target="_blank">敦煌曲子詞·洞仙歌》:“愿四塞來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p>
(2).指四境皆有天險,可作屏障?!?a href="/hycd/z/z210428.htm" target="_blank">戰(zhàn)國策·齊策一》:“ 齊 南有 泰山 ,東有 瑯邪 ,西有 清河 ,北有 渤海 ,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鮑彪 注:“四面有山關(guān)之固,故曰四塞之國也?!?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西 戎 ,險阻四塞,脩其防御,孰與處乎土中?!?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你看千峯岳峙,萬井云屯,南接 蒼梧 ,北連 陘塞 ,真可稱四塞之國矣。”
(3).指四方邊塞,邊境。《敦煌曲子詞·獻忠心》:“四塞休征罷戰(zhàn),放將仕,盡迴戈?!薄抖鼗颓釉~·定風(fēng)波》:“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仕,誰人敢去定風(fēng)波?”
(1).到處充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旁魄四塞,云尃霧散。”《舊唐書·德宗紀(jì)下》:“三月乙亥,黃霧四塞,日無光?!薄端问贰と首诩o(jì)一》:“甲午,昏霧四塞?!?/p>
(2).四面蔽塞。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序》:“乍晴暴熱,風(fēng)道四塞?!?清 方苞 《七思·弟椒涂》:“荊榛四塞兮涂冥冥,連山赤黑兮延火烝?!?/p>
- 清歌也便做陽關(guān),更朝來風(fēng)雨。——— 韓元吉賀圣朝
- 睡起復(fù)何如,雞鳴已亭午——— 張九成多雨偶成
- 鏡奩長不啟,圣主淚沾巾。——— 崔融則天皇后挽歌二首
- 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佚名菩薩蠻·枕前發(fā)盡千般
- 嚴(yán)子瀨高秋浪白,水禽飛盡釣舟還。——— 陸龜蒙閑居雜題五首·飲巖泉
- 七峰遠(yuǎn)峙攢劍直,三溪旁繚縈帶垂——— 張嵲崇山圖七賢詩
- 憑高倚迥。——— 錢霖臺城路
- 光景同,慘淡度巖邑,指河橋——— 范祖禹十二時/憶少年
- 老衰不辦茶歌獻,但誦周原遠(yuǎn)有華——— 趙汝騰再用韻答高茶使
- 金泥小扇謾多情,未勝南工巧織成——— 張祜賦得福州白竹扇子(探得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