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榛
詞典解釋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guó)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币?a href="/hycd/b/b26112.htm" target="_blank">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一:“王風(fēng)委蔓草,戰(zhàn)國(guó)多荊榛?!?金 元好問 《續(xù)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清 吳偉業(yè)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shī):“三江風(fēng)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p>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dòng)嚒?/b>:“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云泥?!?/p>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fù)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shī):“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p>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陜》詩(shī):“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shí) 《民立報(bào)出版日祝賦》詩(shī):“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p>
- 左史倚相讀皇墳,學(xué)者尚得窺全渾。——— 陸游讀老子有感
- 原頭殯御繞新塋,原下行人望哭聲——— 盧綸哭司農(nóng)苗主簿
- 任耿莊槐老,休為癡夢(mèng),梅家酒熟,且浣溪懷——— 許有壬沁園春 臨清舟中即席,次韓伯高見贈(zèng)韻
- 入得湖南界,皆嫌堠子長(zhǎng)——— 趙汝鐩醴陵道中
- 愛此頻來往,多閑逐此身——— 劉得仁樂游原春望
- 何如銜尾鴉,倒流竭池塘——— 樓璹耕圖二十一首灌溉
- 風(fēng)定江知性,云開日返魂——— 郭印再用前韻四首
- 戰(zhàn)兢國(guó)步艱難者,常似臨深履薄時(shí)——— 楊備藏冰井
- 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 班固漢書·傳·敘傳上
- 惜此歲寒姿,移向屏山曲。——— 石孝友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