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尾
詞典解釋
(1). 唐 以來士子登第或官吏升遷的慶賀宴席。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燒尾》:“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必盛置酒饌音樂,以展歡宴,謂之燒尾。説者謂虎變為人,惟尾不化,須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為人,本尾猶在,體氣既合,方為焚之,故云燒尾。一云新羊入羣,乃為諸羊所觸,不相親附,火燒其尾則定…… 中宗 時,兵部尚書 韋嗣立 新入三品,戶部侍郎 趙彥昭 假金紫,吏部侍郎 崔湜 復(fù)舊官,上命燒尾,令於 興慶池 設(shè)食?!?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燒尾宴》:“士人初登第,必展歡宴,謂之燒尾……又説:魚躍龍門,化龍時,必須雷電為燒其尾乃化?!?清 朱彝尊 《飲毛檢討寓齋》詩之一:“城隅燒尾宴曾同,六載同來就菊叢。”
(2). 唐 時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獻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公直》:“公卿大臣初拜命者,例許獻食,號為燒尾?!?b>《新唐書·蘇瓌傳》:“時大臣初拜官,獻食天子,名曰‘燒尾’。”
(3).喻顯達。 唐 許渾 《晚登龍門驛樓》詩:“風(fēng)云有路皆燒尾,波浪無程盡曝腮?!?唐 羅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想望魚燒尾,咨嗟鼠囓腸。” 清 錢謙益 《次劉漁仲留別韻》:“黃卷秋燈燒尾客,緑窻朝日畫眉人?!?/p>
國語詞典
燒尾 shāo wěi
-
唐時初拜官職的大臣,依例設(shè)宴獻食,以表慶祝酬謝,稱為「燒尾」。見新唐書.卷一二五.蘇瓖傳。
-
唐代士子登第,必設(shè)盛筵歡聚,稱為「燒尾」。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燒尾。
-
比喻人顯達。
- 唐.許渾.晚登龍門驛樓詩:「風(fēng)雲(yún)有路皆燒尾,波浪無程盡曝腮?!?/li>
- 僧禪寂寂無人跡,滿地落花春又過——— 李習(xí)凌云寺
- 屋后回堤可當(dāng)山,屋前溝港轉(zhuǎn)清灣——— 項安世伯父新園
- 顧我知音少,逢君著眼高——— 曾豐新淦陸伯仁過我錢塘逆旅中漫出詩篇輒蒙賞音
- 人間草木非我對,奔月偶桂成幽昏。——— 蘇軾花落復(fù)次前韻
- 樓下雜花叢,叢邊繞鴛鷺。——— 元稹夢游春七十韻
- 鐘鼓未鳴先托缽,雪峰平地成饒舌——— 釋了一頌古二十首
- 可惜數(shù)十壺,化為一烏有——— 吳芾酒為偷兒所竊
-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杜審言渡湘江
- 迎得平安報。——— 王之道桃源憶故人
- 宜江風(fēng)月冉溪云,總與誠齋是故人——— 楊萬里跋常寧縣丞葛齊松子固衡永道中行紀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