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
詞典解釋
(1).古代對(duì)京都的通稱?!?a href="/hycd/w/w72971.htm" target="_blank">文選·班固<西都賦>》:“寔用西遷,作我上都?!?張銑 注:“上都,西京也?!贝酥?西漢 京都 長(zhǎng)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貴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p>
(2).古對(duì)陪都(下都)而言,稱首都為上都。(1) 北齊 以 晉陽(yáng) 為 下都 ,故稱 鄴 (今 河北 臨漳 西南)為 上都 。《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引《晉書(shū)》:“ 北齊 高洋 以 鄴 為 上都 , 晉陽(yáng) 為 下都 。”(2) 唐肅宗 寶應(yīng) 元年建東、南、西、北四陪都,因稱首都 長(zhǎng)安 為 上都 ?!?a href="/hycd/x/x207093.htm" target="_blank">新唐書(shū)·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寶 元年曰 西京 …… 肅宗 元年曰 上都 ?!?/p>
(3). 元 初于 灤河 北岸建 開(kāi)平府 , 世祖 中統(tǒng) 五年(1264)加號(hào) 上都 ,歲常巡幸,終 元 一代與 大都 并稱兩都。故址在今 內(nèi)蒙古 多倫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对?a href="/hycd/d/d134281.htm" target="_blank">典章·詔令·建國(guó)都詔》:“ 中統(tǒng) 五年八月日欽奉圣旨中書(shū)省奏: 開(kāi)平府 闕庭所在,加號(hào) 上都 ,外 燕京 修營(yíng)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huì)同,乞亦正名事。準(zhǔn)奏?!?/p>
(4).指天宮?!?a href="/hycd/h/h251136.htm" target="_blank">后漢書(shū)·張衡傳》:“羨上都之赫戲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賢 注:“上都,謂天上也?!?/p>
- 獨(dú)有相思恨,因之東北流——— 宋祁去州三宿八公山宛然在望
- 近百年一幾帆過(guò),登臨多是覓官來(lái)——— 陳元晉甲甲乙酉丙戌四過(guò)釣臺(tái)有感
- 清晨渡東關(guān),薄暮曹娥宿——— 王冕傷亭戶
- 舉目關(guān)河,驚心弧矢,顧我豈堪戎纛。——— 李曾伯齊天樂(lè)
- 與公酥酪元同味,投老時(shí)須共一杯——— 程公許賀秀巖李工侍七首
- 桓譚未便忘西笑,豈為長(zhǎng)安有鳳池——— 溫庭筠洛陽(yáng)
- 釀酒改名聊濟(jì)勝,和香因譜更求奇——— 張镃次韻酬新九江使君趙明達(dá)二詩(shī)仍送自制香餅白
- 紛紛何所得,俗士難與謀——— 仲并祝子權(quán)以詩(shī)見(jiàn)招勉繼其韻
- 蜻蜓忽來(lái)伺共怠,搏擊少墜遭蝦蟆——— 戴表元義蜂行
- 不如洛神賦,比擬作驚鴻——— 劉克莊雜詠五言八首
- 1完美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