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槍
詞典解釋
亦作“ 旗鎗 ”。1.旗與槍。戰(zhàn)爭的工具。 唐 王建 《秋日送杜虔州》詩:“山樓添鼓角,村柵立旗槍?!?a href="/hycd/y/y98371.htm" target="_blank">喻指威風(fēng)。《西游記》第四一回:“ 行者 釘在皮袋,又聽得他惡言惡語駡道:‘……有一日我?guī)?/a>兄大展齊天無量法,滿山潑怪登時擒,解開皮袋放我出,筑你千鈀方趁心!’ 行者 聞言,暗笑道:‘這獃子雖然在這里面受悶氣,卻還不倒了旗鎗?!?/p>
(2).旗桿端。 元 關(guān)漢卿 《竇娥冤》第三折:“要丈二白練,掛在旗鎗上。” 元 關(guān)漢卿 《竇娥冤》第三折:“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鎗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p>
(3).綠茶名。由帶頂芽的小葉制成。茶芽剛剛舒展成葉稱旗,尚未舒展稱槍,至二旗則老。參閱 宋 王得臣 《麈史》卷中。 宋 陸游 《效蜀煎茶戲作長句》:“午枕初回夢蝶牀,紅絲小磑破旗槍?!?清 蔣麟昌 《南鄉(xiāng)子》詞:“小鳳貯都籃,一盞旗槍雨后甘。”
見“ 旗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