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yáng)
詞典解釋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縣 , 漢 改 鄱陽(yáng)縣 。今改 波陽(yáng)縣 ,在 江西省 東北部。《史記·楚世家》“ 吳 復(fù)伐 楚 ,取 番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饒州 鄱陽(yáng)縣 , 春秋 時(shí)為 楚 東境, 秦 為 番縣 ,屬 九江郡 。 漢 為 鄱陽(yáng)縣 也。”《文選·左思<吳都賦>》:“ 鄱陽(yáng) 暴謔,中酒而作。” 劉逵 注:“ 鄱陽(yáng) 人俗性暴急?!?明 李夢(mèng)陽(yáng) 《豆莝行》:“ 鄱陽(yáng) 十日路斷截, 廬山 百姓啼寒餓?!?/p>
(2).指 鄱陽(yáng)湖 。 明 徐禎卿 《彭蠡》詩(shī):“茫茫 彭 蠡 口,隱隱 鄱陽(yáng) 岑。”
- 堪笑錢塘十萬(wàn)戶,官家付與老書生——— 蘇軾病后醉中
- 萬(wàn)山袞袞盡東來(lái),高處猶存百尺臺(tái)——— 方信孺越井岡
- 吾豈厭安隱,東浮違宿心——— 賀鑄東畿舟居阻雪懷寄二三知舊三首之三
- 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 朱元夫壺中天(壽賀曉山五下九歲,四月十二日生,先年有橫訟)
- 到家檢點(diǎn)經(jīng)行處,應(yīng)喜庭松雨露濃——— 王冕送僧歸閩
- 丑者妍之實(shí),妍者丑之端——— 胡仲弓丑婦謠
- 宅近青山同謝脁,門垂碧柳似陶潛。——— 李白題東溪公幽居
- 書生守故態(tài),已復(fù)理燈檠。——— 陸游秋懹
- 惡嫌朱粉,不肯肖青枝——— 佚名玉交枝/憶秦娥
- 夫何刀筆吏,而能致殊祥——— 王禹偁鳳皇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