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彌
詞典解釋
(1).水滿貌。《詩·邶風(fēng)·新臺(tái)》:“ 新臺(tái) 有泚, 河 水瀰瀰?!?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瀰瀰平湖,泓泓澄淵?!?b>《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一派 西湖 景致奇,青山疊疊水瀰瀰。” 張素 《江干夜眺》詩:“橫流水瀰瀰,鯁臆愁莽莽?!?/p>
(2).指云密布。 明 陳子龍 《上巳城南雨中》詩:“渫云行瀰瀰,平田紛漠漠?!?/p>
(3).盛多貌。 漢 焦贛 《易林·困之晉》:“魴鯉瀰瀰,利來無憂?!?b>《宋史·樂志七》:“獻(xiàn)茲重觴,降福瀰瀰?!?清 趙翼 《六哀詩·故相劉文正公》:“此情何能忘,回首淚瀰瀰。”
(1).猶稍稍;逐漸。《隸釋·漢從事武梁碑》:“彌彌葢固,大位不濟(jì)。”《后漢書·楊震傳》:“臣伏念方今災(zāi)害發(fā)起,彌彌滋甚,百姓空虛,不能自贍。”《文選·韋孟<諷諫>詩》:“彌彌其逸,岌岌其國(guó)?!?李善 注引 應(yīng)劭 曰:“彌彌,猶稍稍也。”
(2).連續(xù)。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城陽景王祠》:“其有犯者,便收朝廷。若私遺脫,彌彌不絶,主者髠截,嘆無反已?!?/p>
(3).滿溢貌。 宋 黃庭堅(jiān) 《放言》詩之五:“羅網(wǎng)翳稻粱,江湖水彌彌。” 明 徐禎卿 《留別邊子》詩:“登高望河水,河水何彌彌!”
國(guó)語詞典
瀰瀰
-
水流盛滿的樣子。
- 詩經(jīng).邶風(fēng).新臺(tái):「新臺(tái)有泚,河水瀰瀰。」
- 幾回過海上,此日暫躊躇——— 林亦之江樓陪范長(zhǎng)官宴自警一篇戲呈鄭主簿
- 帝意仍調(diào)鼎,親榮寧擁麾——— 周必大送湯相守紹興二十韻
- 長(zhǎng)空赤日真可畏,三庚遇火氣伏藏——— 田況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伏日會(huì)江瀆池
- 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bào)@蟄背磨空——— 杜德源安濟(jì)橋
- 歌酒工夫懶,別離情緒惡——— 石孝友南歌子
- 何必披云尋樂廣,真成避雨識(shí)茅容——— 劉過姑蘇送王武岡不值訪汪仲冕席上口占
- 渺渺江陵道,相思遠(yuǎn)不知——— 白居易憶元九
- 更漏咽,蛩鳴切,滿院霜華如雪。——— 毛熙震更漏子
- 說與依依王謝燕,應(yīng)有涼風(fēng)時(shí)節(jié)。——— 姜夔念奴嬌
- 江南誰得似,猶憶李龜年——— 蘇曼殊彥居士席上贈(zèng)歌者賈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