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跡
詞典解釋
亦作“ 靈跡 ”。亦作“ 靈蹟 ”。1.指帝王的德政。 南朝 梁 江淹 《蕭上銅鐘芝草眾瑞表》:“臣以祥緯雜沓,星燭波運(yùn)。斯乃靈跡深覃,睿衷夐感。理應(yīng)寫順,祗無涵祕(mì)。”
(2).神明的功績(jī)。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澤歌·昭夏》:“敢以敬恭,陳之玉帛。德包含養(yǎng),功藏靈跡?!?/p>
(3).神靈的遺跡;圣賢的事跡。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四三:“ 瑤水 聞遺歌,玉杯竟空言。靈跡成蔓草,徒悲千載魂。” 清 侯方域 《新遷顏魯公碑記》:“而際世不辰,靈蹟多淹?!?/p>
(4).引申為奇跡。 沙汀 《記賀龍》二七:“ 賀龍 同志回到屋里,依舊帶著那種因?yàn)?/a>感到夸耀而來的愉快,而且仿佛談?wù)f一種靈跡?!?/p>
(5).神明顯靈的事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武員唐突河神》:“噫!宇宙間靈跡照然者,莫如河神。彼武人粗鹵,不知敬畏,幸而未降之罰,乃著異於俄頃之間,以示薄懲,神顧可慢乎哉?”
(6).謂墨寶。 明 高啟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詩:“奈何靈蹟久閟藏,荒竹滿野啼猩猩?!?/p>
見“ 靈跡 ”。
- 統(tǒng)卷山河還太極,平拋珠玉到窮閻——— 陳著見雪
-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蘇軾雪后至臨平與柳子玉同至僧舍見陳尉列
- 赤松孤竹真渠友,萬紫千紅總皂臺(tái)——— 楊公遠(yuǎn)梅花五首
- 鳳樓常記當(dāng)年語,問浮名、何似身親——— 陸游風(fēng)入松
- 端財(cái)、金寶於身,一一不須受領(lǐng)——— 王哲永遇樂 郭法師求
- 云壓高空雁陣低,江城歷歷草離離——— 陳允平秋夜游東墅
- 華堂上,靈椿匹——— 佚名滿江紅
- 玄圃移根來萬里,空怨殺,楚江云——— 張野江城子 和元復(fù)初賦玄圃梅花
- 騷窣松筠聽夜喧,淙潺盆盎駭朝翻——— 陳造苦雨次前韻四首
- 漢上謾為留佩惱,湘東曾被淡妝瞞——— 劉克莊即事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