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眥
詞典解釋
亦作“決眥”。見“ 決眥 ”。
亦作“ 決眥 ”。亦作“決眥”。1.裂開眼眶?!?a href="/hycd/w/w72971.htm" target="_blank">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fā),中必決眥?!?李善 注:“《説文》曰:‘眥,目匡也?!{、眥俱同。”
(2).常用以表示盛怒的情緒。 三國 魏 曹植 《鼙鼓歌》之五:“張目決眥,髮怒穿冠?!?明 俞國賢 《軍中》詩:“決眥誓滅此,掃穢驅(qū)腥膻。”
(3).表示極目遠(yuǎn)視。 唐 杜甫 《望岳》詩:“盪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p>
(4).謂眼珠突出?!?a href="/hycd/h/h257083.htm" target="_blank">淮南子·墬形訓(xùn)》:“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p>
(5).喻洞穿。 漢 賈誼 《新書·諭誠》:“ 楚 軍敗, 昭王 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fù)旋取屨?!?/p>
- 行人候曉久裴徊,不待雞鳴未得開。——— 張祜宿武牢關(guān)
- 對酒高歌玉壺闕。——— 張先慶佳節(jié)
- 殘夢不堪重理,一雙胡蝶飛來——— 盧祖皋清平樂
- 服食一藏偏強(qiáng),燒煉千金或罄——— 郭印和曾端伯安撫養(yǎng)生歌
- 投老如僧不出家,羸軀無奈病相加——— 宋自適謝饋藥
- 人惟南內(nèi)班行舊,語帶西湖山水鮮——— 楊萬里和同年梁韶州寺丞次張寄詩
- 援琴欲寫竹間流——— 葉夢得臨江仙
- 炎符撫中興,南正實(shí)司天——— 范成大謁南岳
- 料得此生強(qiáng)健在,會須重賞昔年春——— 徐鉉表弟包穎見寄(此子侍親在饒州,累年臥疾)
- 在目前、平平穩(wěn)穩(wěn),又無些、險(xiǎn)難相阻。——— 長筌子玩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