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
詞典解釋
(1).《易·乾》“初九” 唐 孔穎達(dá) 疏:“七為少陽,八為少陰,質(zhì)而不變,為爻之本體;九為老陽,六為老陰,文而從變,故為爻之別名。”因以“九六”泛指陰陽及柔剛等屬性。《漢書·律歷志上》:“九六,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唐 呂巖 《七言》詩(shī)之十八:“九六相交道氣和,河車晝夜迸金波。”
(2).借指盛衰。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祐侍中黃箓齋詞》:“乾剛坤載,不能排九六之期;蟾魄烏輪,不能革盈虧之勢(shì)。”
(3).“陽九百六”之略語。古代道家稱天厄?yàn)椤?a href="/hycd/y/y304896.htm" target="_blank">陽九”,地厄?yàn)椤?a href="/hycd/b/b12725.htm" target="_blank">百六”。因以“九六”指災(zāi)難或厄運(yùn)。 宋 李綱 《道君太上皇帝升遐慰表》:“國(guó)家鐘九六之運(yùn),鑾輿有沙漠之行。”
- 講經(jīng)舊說傾朝聽,登殿曾聞降輦迎。——— 楊夔題宣州延慶寺益公院
- 乘流如泛梗,逐吹似驚蓬——— 賈宗旅泊江津言懷
- 不改歲寒色,可憐門外松——— 文同重過舊學(xué)山寺
- 懶里尋慵,慵里更尋閑暇——— 馬鈺超彼岸 繼重陽韻 重陽教化集卷之三
- 身非絕粒本清羸,束掛仙經(jīng)杖一枝。——— 張喬送何道士歸山
- 此聲良葉律,新句總堪疑——— 黃大受歸來
- 作詩(shī)真欲挽君留,蜀道平寧倚運(yùn)籌——— 袁燮與韓撫干大倫八首
- 晝夜常自強(qiáng),詞翰頗亦工——— 孟浩然書懷貽京邑同好①
- 荒涼千古,朱闌猶自明月——— 周權(quán)念奴嬌 姑蘇臺(tái)懷古
- 俗子不解愛,我乃知其天——— 范成大中秋臥病呈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