靃靡
詞典解釋
(1).草木細弱,隨風披拂貌。《楚辭·劉安<招隱士>》:“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 王逸 注:“隨風披敷。” 洪興祖 補注:“靃靡,弱貌?!?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果木扶疏,茂草靃靡。” 唐 顧況 《白鷺汀》詩:“靃靡汀草碧,淋森鷺毛白?!?/p>
(2).指草木茂密貌。 唐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時雨近霽,西郊靃靡而一色;炎云作峯,南山嵯峨而異勢。”
(3).紛錯的草木花卉。 劉師培 《文說·宗騷》:“詳記禮制,侈列物名,冠劍陸離,輿衞紛溶,云旗星蓋,邃宇高堂,靃靡千名,鏤錯萬狀……此則考名物者所當稽也?!?/p>
(4).喻衰世。 南朝 宋 鮑照 《觀漏賦》:“徒嬰刃而知懼,豈潛機之能覺。惟生經(jīng)之靃靡,亦悲長而懽促?!?/p>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