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詞典解釋
(1).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節(jié)日。亦以紀念相傳于是日自沉 汩羅江 的古代愛國詩人 屈原 ,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fēng)俗。《初學(xué)記》卷四引 晉 周處 《風(fēng)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五花絲粽》:“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羅水 , 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棟葉五色絲,皆 汨羅 遺風(fēng)也?!?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清 趙翼 《陔馀叢考·端午》:“古時端午亦用五月內(nèi)第一午日,《后漢書·郎顗傳》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論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時鑄陽燧’,是午節(jié)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專用五日,亦誤。按《周官·壺涿氏》‘午貫象齒’ 鄭 注:‘午故書為五’,然則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為午節(jié),蓋午五相通之誤。”
(2).泛指農(nóng)歷每月初五日。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八月端午》:“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為千秋節(jié)。 張説 《上大衍歷序》云:‘謹以 開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b>《唐類表》有 宋璟 《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jié)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粍t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端午也?!?/p>
- 透煙蘿、湛湛圓明,照蓬瀛徹底。——— 侯善淵黃鶯兒
- 藝苑蒲開牒,書堂縹結(jié)囊——— 梅摯昭潭十愛
- 我把紫霜毫?xí)鴿M碧云箋,他撮著泥金袖繡徹紅絨線——— 景元啟【雙調(diào)】新水令_一春常費買
- 青燈課子誦,此意念君多——— 蒲壽宬悼亡
- 六哉六合內(nèi),人類難等儔——— 曾國藩茲晨
- 樂府水調(diào)歌頭,以答雅意一峰華不注,東望雨冥冥——— 王惲水調(diào)歌頭 文卿提刑自陜西按察改授河?xùn)|,其
-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陸游秋思
- 不食吾不即,食之吾不私——— 魏了翁張義立得古井以木為甃命曰亨泉而求余詩
- 送葬忽見三千乘,奉祱那聞五百金——— 陳與義陳叔易學(xué)士母阮氏挽詞二首
- 無數(shù)游魚隨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 李彌遜和學(xué)士秋懷一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