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鴈
詞典解釋
亦作“ 奠雁 ”。1.古代婚禮,新郎到女家迎親,獻(xiàn)雁為贄禮,稱“奠鴈”。《儀禮·士昏禮》:“主人升,西面;賓升,北面,奠鴈,再拜稽首?!?b>《儀禮·士昏禮》:“下達(dá),納采,用鴈” 鄭玄 注:“用鴈為贄者,取其順陰陽(yáng)往來?!?北周 庾信 《尉遲氏墓志銘》:“奠鴈迎門,濡蘋入俎?!?唐 李端 《送黎兵曹往陜府結(jié)婚》詩(shī):“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醒世恒言·張孝基陳留認(rèn)舅》:“少不得問名納綵,奠雁傳書,贄入 過 家?!?b>《清史稿·禮志八》:“壻既至,入門再拜。奠雁,出?!?/p>
(2).古代卿大夫相見,執(zhí)雁為禮。《儀禮·聘禮》:“大夫奠鴈,再拜。上介受。” 鄭玄 注:“不言卿,卿與大夫同執(zhí)鴈?!?/p>
- 已移甄井璽,猶握釀泉符——— 方回張滁州挽詞二首
- 攜此卷,伴水天閑話,江海余生——— 陳維崧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
-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邵謁送從弟長(zhǎng)安下第南歸覲親
- 羈縻唐世及,正朔圣朝加——— 秦密遷江紀(jì)實(shí)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zhǎng)江送流水。———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 吾觀文士多利用,筆精墨妙誠(chéng)堪重。——— 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
- 遽見鄰交斷,仍睹賢臣逐——— 李百藥郢城懷古
- 繆算狂言悔莫追,杜門省事不妨奇。——— 陸游初夏雜興
- 問君今為誰(shuí),日夕度清洛——— 韋應(yīng)物答李博士
- 州衙三面接秦淮,臨水朱門一半開——— 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