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
詞典解釋
(1).塞住耳朵?!对姟ぺL(fēng)·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鄭玄 箋:“充耳,塞耳也。言 衛(wèi) 之諸臣,顏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薄?a href="/hycd/x/x259771.htm" target="_blank">荀子·禮論》:“充耳而設(shè)瑱?!?清 錢謙益 《吳士熙授承德郎制》:“昔 有宋 青溪 盜發(fā),比疆連壤,褎如充耳?!?/p>
(2).指聲音充滿耳朵。 許地山 《七寶池上底鄉(xiāng)思》:“你豈不聞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豈不見這里有等等莊嚴(yán)寶相?”
(3).古代掛在冠冕兩旁的飾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聽。也叫“瑱”。《詩·衛(wèi)風(fēng)·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毛 傳:“充耳謂之瑱;琇瑩,美石也。天子玉瑱,諸侯以石?!?清 王夫之 《詩經(jīng)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飾也?!?/p>
- 禮頹樂壞二千載,欲觀周道當(dāng)何繇——— 熊禾與徐同知
- 入閩借問,何如個(gè)能——— 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相期偕老宜家處,鶴發(fā)魚軒更可憐——— 權(quán)德輿縣君赴興慶宮朝賀載之奉行冊(cè)禮,因書即事
- 至於庸庸,殆難為工——— 黃庭堅(jiān)劉元輔畫馬扇贊
- 丈夫不妄語,未效此何疑。——— 蘇軾送王竦朝散赴闕
- 莫趁清風(fēng)出岫,此中方是無心——— 張炎清平樂(贈(zèng)云麓麓道人)
- 愿皇慶萬年,天子與天齊壽——— 趙孟頫月中仙 應(yīng)制
- 梧桐葉上黃昏雨,恨殺無情流水。——— 伍梅城摸魚兒
- 循良宜擇守,德政合交修——— 趙蕃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 鳴雁過長空,纖鱗泳清池。——— 陸游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