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說
詞典解釋
亦作“勦說”。抄襲別人的言論為己說。《禮記·曲禮上》:“毋剿説,毋雷同。”剿,一本作“ 勦 ”。 鄭玄 注:“勦,猶擥也。謂取人之説,以為已説。”一說為截斷別人的說話。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禮記一》:“‘毋剿説,毋雷同’,皆承上文‘正爾容,聽必恭’而言。長者有言當(dāng)敬聽之;若不待其言之畢,而橫發(fā)議論以絶斷之,是為剿説?!?a href="/hycd/h/h251265.htm" target="_blank">后人多從 鄭 說。 北周 庾信 《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學(xué)夙成,立必正方,言無剿説?!苯耍?a href="/hycd/y/y326172.htm" target="_blank">一本作“ 勦 ”。 清 嚴(yán)有禧 《漱華隨筆·五經(jīng)中額》:“剿説雷同,千篇一律?!?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應(yīng)之奈何?剿説是已。夫取他人之文詞,腆然自命為己出?!?/p>
勦説:打斷別人的言說。《資治通鑒·唐德宗建中四年》:“上騁辯必勦説而折人以言,上眩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詐,如是則下之顧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辭不盡矣?!?胡三省 注:“此所謂勦説者,以人言未竟,勦絶其説而伸己之説也?!?
抄襲別人的言論為己說。《禮記·曲禮上》:“毋勦説,毋雷同。” 鄭玄 注:“勦,猶擥也,謂取人之説,以為己説?!?北周 庾信 《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學(xué)夙成,立必方正,言無勦説?!眲?,一本作“ 剿 ”。 明 宋濂 《題陳忠肅公疏文跋語后》:“若夫君子小人,進退有繫於家國安危者,史臣褒貶,已有定論,茲不復(fù)勦説云?!?梁啟超 《萃報敘》:“又報章體例未善,率互相勦説,雜采讕語?!?
國語詞典
勦說
-
剽竊他人的言論以為己出。
- 禮記.曲禮上:「毋勦說,毋雷同?!?/li>
- 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無勦說?!?/li>
- 潢潦儻收應(yīng)易耳,白汀翠竹最相關(guān)——— 趙蕃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
- 神峰在何處云在東海虛——— 楊維楨海峰亭詩
- 草生詩意足,花落夢魂香——— 郭儼曉睡
- 功成方自得,何事學(xué)干求——— 皇甫冉落第后東游留別
- 子落生深澗,陰清背夕陽——— 孫魴老松
- 豈意他鄉(xiāng)會,均同一樂全——— 孫應(yīng)求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和韻
- 熊羆嘉夢,風(fēng)云享會,磻溪應(yīng)卜之年——— 史浩望海潮
- 詩成覽德三書俊,夢入生花五色豪——— 張玉孃詠案頭四后鳳尾筆
- 亂苔侵石磴,疏竹映花梢——— 陸游閑居
- 新羅國裹打齋鍾,穩(wěn)泛靈槎到月宮——— 釋慧遠(yuǎn)偈頌一百零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