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 wěi ㄨㄟˇ
◎ 見“緯”。
緯 ㄨㄟˇ wěi
〈名詞〉
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或編織物的橫線。《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經(jīng)稀疑杼澀,緯斷恨絲輕?!?/p>
地理學上指假定跟赤道平行的線。以赤道為基準,南北各分九十度,以北稱為「北緯」,以南稱為「南緯」。
緯書的簡稱。《漢書·卷七五·李尋傳》:「五經(jīng)六緯,尊術(shù)顯士。」《三國志·卷四二·蜀書·譙周傳》:「治尚書,兼通諸經(jīng)及圖緯?!?/p>
樂器的弦。《楚辭·劉向·九嘆·愍命》:「破伯牙之號鐘,挾人箏而彈緯。」
〈動詞〉
編織。《莊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二八·莊子音義下》:「緯,織也。蕭,荻蒿也。織蕭以為畚而賣之?!?/p>
治理。如:「緯世經(jīng)國」。《北史·卷八三·文苑傳·序》:「經(jīng)邦緯俗,藏用于百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