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說之《送懶散先生東歸》:
先生身干若浮查,舌響霜鍾激水車。
平生樂逐胡雁起,倏游吳會(huì)忽京華。
公卿到門問窮達(dá),未易可置吾齒牙。
今我何事亦青衫,掉頭棄擲如泥沙。
數(shù)術(shù)因之為道術(shù),凈居與世不交加。
一醉十日醒五日,雙環(huán)妝罷覓新花。
胡塵滿眼獨(dú)不怕,此非凈居之勝耶。
注釋參考
平生
平生 (píngshēng) 終身;一生 all one’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gè)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素來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胡雁
雁。雁來自北方胡地,故稱。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七:“河畔草未黃,胡雁已矯翼?!?唐 李白 《山鷓鴣詞》詩:“嫁得 燕山 胡雁婿,欲銜我向 雁門 歸?!?唐 李頎 《古從軍行》:“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p>
吳會(huì)
(1). 秦 漢 會(huì)稽 郡治在 吳縣 ,郡縣連稱為 吳會(huì) 。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吳會(huì)》:“ 西漢 時(shí) 會(huì)稽 郡治本在 吳縣 ,時(shí)俗以郡縣連稱,故云 吳會(huì) ?!?/p>
(2). 東漢 分 會(huì)稽郡 為 吳 會(huì)稽 二郡,并稱 吳 會(huì) 。后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huì) 。《后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yuǎn)跡 吳 會(huì) 。”《三國志·吳志·孫賁傳》:“時(shí) 策 已平 吳 會(huì) 二郡?!?宋 蘇軾 《喜劉景文至》詩:“平生所樂在 吳 會(huì) ,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薄督鹗贰ね觐伨V傳》:“僭稱位號(hào),偷生 吳 會(huì) ?!?/p>
唐 以后,俗亦稱 平江府 (今 江蘇 蘇州 )為 吳會(huì) 。 元 陸友仁 《吳中舊事》:“府署之南名 吳會(huì)坊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shí)》卷一:“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huì) ,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huì)也。自 唐 以來如此,今郡中有 吳會(huì)亭 ,府治前有 吳會(huì)坊 ?!?/p>
京華
京華 (jīnghuá) 國都 capital 譽(yù)滿京華晁說之名句,送懶散先生東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 艮齋薦書叫九關(guān),重華表閭上半天作者:楊萬里作品:古風(fēng)送劉委游試藝南宮
- 倦仆觸屏風(fēng),饑鼯嗅空案作者:蘇軾作品:除夜病中贈(zèng)段屯田
- 新萍時(shí)合水作者:謝朓作品:奉和隨王殿下詩 十五
- 長(zhǎng)宵對(duì)燈火,滿屋聚詩書
- 高情自放喧闐外,勝事偏多淡泊中作者:蘇轍作品:次韻王鞏上元見寄三首
- 逸氣劉公干,玄言向子期作者:王昌齡作品: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貽之作
- 清明沖節(jié)是身謀,御史郎官不肯留作者:滕元發(fā)作品:送俞汝尚致仁還鄉(xiāng)
- 去年今日政迎神,禱雨朝朝禱得晴作者:楊萬里作品:六月初四日往云際院,田間雨足,喜而賦之
- 仍悲次宗輩,塵事日為勞
- 10圣斗士星矢: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