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章章四句以送之
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問答
問:《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的作者是誰?
答: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的作者是趙蕃
問: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是宋代的作品
問:不如歸去,子寧肯住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不如歸去,子寧肯住 出自 宋代趙蕃的《三月十三日夜五更聞杜鵑時成父欲入浙因賦六》
問:不如歸去,子寧肯住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如歸去,子寧肯住 的下一句是 歸去來兮,早歌式微。
問:出自趙蕃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蕃名句大全
- 桂枝香甚,余歌美成詞。琴書半室。向桂邊偶然,一見秋色。老樹香遲,清露綴花疑滴。山翁翻笑如泥醉,笑生平、無此狂逸。晉人游處,幽情付與,酒尊吟筆。任蕭散、披襟岸幘。嘆千古猶今,休問何夕。發(fā)短霜濃,卻恐浩歌消得。明年野客重來此,探枝頭、幾分消息。望西樓遠,西湖更遠,也尋梅驛。
- 畫堂春(和秦少游韻)春波淺碧漲方池。池臺深鎖煙霏。緩歌爭勝早鶯啼??腿梯p歸。合坐香凝宿霧,墊巾梅插寒枝。漸西蟾影漾馀輝。醉倒誰知。
- 月圓標簽:月亮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
- 題山家僧自在窩此即家山處,春風(fēng)住幾年。書看紅日坐,時抱白云眠。半榻清閑地,一龕安樂禪。叢林有規(guī)矩,何似且隨緣。
- 句兩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待平賊壘報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野人不識中書令,喚作陶家與謝家。君若有心求逸足,我還留意在名姝。
- 挽趙止善昔日三株樹,彫容頓可驚。一癯危獨坐,多難失孤?lián)?。官舍煎茶夢,天涯裹飯情。無由送車后,抆淚愧平生。
- 題龍舜臣遜志齋龍子辛勤蒔紙?zhí)铮倌旯P勢已翩翩。欲知圣處真消息,不是原夫一兩聯(lián)。
- 進之復(fù)有湘潭之役二詩見惜別意君詩悟入已多年,信手拈來總自然。靜似幽人居在谷,勇如壯士起臨邊。波瀾收卷雖余地,光艷發(fā)舒終屬天。笑我饑吟空白首,亂蛩衰草晚風(fēng)蟬。
- 詠懷我知世無幻,了無干世意。世知我無堪,亦無責(zé)我事。由茲兩相忘,因得長自遂。自遂意何如,閑官在閑地。閑地唯東都,東都少名利。閑官是賓客,賓客無牽累。嵇康日日懶,畢卓時時醉。酒肆夜深歸,僧房日高睡。形安不勞苦,神泰無憂畏。從宦三十年,無如今氣味。鴻雖脫羅弋,鶴尚居祿位。唯此未忘懷,有時猶內(nèi)愧。
- 春暮路入清溪一帶橋,滿汀紅紫半零凋。數(shù)峰髧鬌山堆髻,百態(tài)妖嬈柳飐腰。聯(lián)轡踏花嘶寶馬,當壚換酒解金貂。堂堂無計留春住,望斷天涯去路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