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問答
問:《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的作者是誰?
答: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的作者是晏幾道
問: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是宋代的作品
問: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二月和風到碧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二月和風到碧城 出自 宋代晏幾道的《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問:二月和風到碧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二月和風到碧城 的下一句是 萬條千縷綠相迎。
問:出自晏幾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晏幾道名句大全
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賞析
此為詠物詞。詞中借詠和風細雨中盛極一時、風情萬種的柳枝,塑造了雖青春年少、紅極一時而終歸要紅顏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達了詞人對于被侮辱、被損害的風塵女子的同情和關(guān)注,同時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借助形象上的比擬與聯(lián)想,將物與人的命運渾然一體地交織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風流蘊藉、溫馨旖旎的春風楊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輕時的生活和形象。起首一句點明時令?!氨坛恰笔菂矃擦鴺涞男蜗蠡扔鳌4司鋸娜葑远置骺燧p靈,給人以和煦的春風飄然而至的感覺,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疊碧的視覺印象,故雖平直敘起,卻有鮮明的形象感。次句“綠相迎”應(yīng)上“到碧城”,不僅畫出了柳枝迎風飄拂、如有情相迎的動人意態(tài),突出了和風的化煦作用,也傳出詞人面對春風楊柳萬千條的景象時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煙眠雨過清明”以概括之筆收結(jié)上片。柳枝暮春的晴煙輕靄中飄舞,暮春的霏霏絲雨中安眠,夢一般溫馨的環(huán)境中度過了清明三月天。過片巧妙地以眉和柳葉將物與人聯(lián)系起來。美人對鏡梳妝,愛把雙眉畫成柳葉的形狀,歌樓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為曲名。詞人巧妙地借柳葉眉、《柳枝》曲的流行來渲染柳枝的聲名。結(jié)句點明主題,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楊柳,實際上是說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黃時備受摧殘,寄托了詞人對她們的同情??傊?,此詞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對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給讀者以心靈上的震撼。
- 偶題富貴來時人已老,光陰去后如何。有時無事閒思省,我獨人間人歲多。
- 春帖子詞皇帝閣六首靄靄龍旗色,瑯瑯木鐸音。數(shù)行寬大詔,四海發(fā)生心。
- 寄陳士登元龍士登書問盜且責予不貽書當路為悠悠我之思,東里陳驚坐。更闌夢持環(huán),書永心搖纛。一春苦風雨,我困南山餓。君樓百尺高,頭上天幾大。於我未忘情,更仆修夙好。耿耿憂世懷,急於聞警報。為憐上四州,豺虎正喧噪。虐焰欲熏天,獲人爭斬剉。將州豈不武,棄縣如洟唾。官軍望而奔,所至徼宴犒。鄰境近憂惶,刁斗急巡邏。君責我以書,何時乃高臥。曷不出良籌,亟為當路告。當局自能迷,看局當不蹉。我壯君之言,義起千夫愞。顧方謹轱緘,此戒那可破。諸賢各有謀,何欠儂一個。君家昔太邱,能愧梁上盜。毋為陳君短,此語更傳播。吾家昔彥方,能正屠牛暴。勿使王君知,叩頭甘謝過。兩家具德門,今有若人麼。前時何巖警,召亂在縣左。賴君告少仙,全活幾髫髦。但推此仁心,古人不難到。鄰里貴有恩,急難相憫悼。裂券蠲宿逋,減此糶莊譚??狭钪葜腥?,指我為奇貨。盜亦有道者,仁里敢桀驁。忠信蠻貊行,豈弟神明勞。我持一瓣香。日為蒼生禱。吾君甚愛民,恩德侔圖幬。社稷福靈長,妖氛行民掃。吾言非誕迂,有唱吾須和。
- 右丞相蘇公挽歌二首王宰丹青化,春卿禮樂才。緇衣傳舊職,華袞贈新哀。路泣群官送,山嘶駟馬回。佳辰無白日,賓閣有青苔。門歌出野田,冠帶寢窮泉。萬事皆身外,平生尚目前。西垣紫泥綍,東岳白云篇。自惜同聲處,從今遂絕弦。
- 次韻徐惇濟久不食肉舉家食肉跡雖陳,端有寒儒繼后塵。杜老長鑱聊卒歲,顏生陋巷不逢辰。啖氈竊喜全高節(jié),食肉從來鄙要津。捫腹只應(yīng)多愧負,天教吾黨合清貧。
-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閣粉團菰黍族金盤,仙術(shù)昌陽滟玉樽。小小角弓夸射中,兩宮歡燕似開元。
- 水調(diào)歌頭 次權(quán)待制韻燕城過長夏,鄉(xiāng)思若為禁。故園松竹瀟灑,久矣負幽尋。賴有仙壇詩伯,同寓玉堂清署,相顧意殊深。余暇盡談笑,煩暑自消沉。繞長廊,臨靜砌,稱閑心。颼颼樹杪風至,流水入衣襟。尚愧無窮汗簡,也預(yù)諸公奮筆,投跡是非林。何日了官事,倒佩脫冠簪。
- 磨崖頌周雅久不復(fù),楚騷方獨鳴。溪蛙弄氣態(tài),污我蕭湘清。二公好奇古,大筆時縱橫。磨崖勒唐頌,字字飛瓊英。云煙借體勢,水石生光精。浯溪在僻地,自是聞?wù)?。名傳播夷夏,孰貴燕然銘。弦歌入商魯,永與神仙聽。江流不可韻,此文如日星。
- 清平樂 題郭思誠山居西巖仙老。身在蓬萊島。竹月松云塵不到。況有清風自掃。霜溪淺碧搖沙。煙村落照明霞。說與門前鷗鷺,仙家又是漁家。
-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離騷題作山中人〕山寂寂兮無人。又蒼蒼兮多木。群龍兮滿朝。君何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難知兮行獨。悅石上兮流泉。與松間兮草屋。入云中兮養(yǎng)雞。上山頭兮抱犢。神與棗兮如瓜?;①u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賢。嫌既老兮貪祿。誓解印兮相從。何詹尹兮何(一作可)卜。山中人兮欲歸。云冥冥兮雨霏霏。水驚波兮翠菅靡。白鷺忽兮翻飛。君不可兮褰衣。山萬重兮一云。混天地兮不分。樹[日奄]曖兮氛氳。猿不見兮空聞。忽山西兮夕陽。見東(一作桔)皋兮遠村。平蕪綠兮千里。眇惆悵兮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