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溪水奔流,看上去無情卻有情,進入山中三天,溪水總是伴著我前行。
登上嶺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聽到流水一夜潺湲作響如同深情的惜別之聲。
注釋
分水嶺:一般指兩個流域分界的山。這里是指今陜西省略陽縣東南的嶓冢山,它是漢水和嘉陵江的分水嶺。
嶺頭:山頭。
分頭:分別;分手?!段脑酚⑷A》作“分流”。
潺湲(chán yuán):河水緩緩流動的樣子。這里是指溪水流動的聲音。
過分水嶺問答
問:《過分水嶺》的作者是誰?
答:過分水嶺的作者是溫庭筠
問:過分水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過分水嶺是唐代的作品
問:過分水嶺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出自 唐代溫庭筠的《過分水嶺》
問: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的下一句是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
問:出自溫庭筠的名句有哪些?
答:溫庭筠名句大全
過分水嶺賞析
化無情之物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詩意美的一種藝術手段。溫庭筠這首短詩,很能說明這一點。
詩中所寫的分水嶺,是秦蜀或秦梁間往來必經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徑稱分水嶺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題稱“過分水嶺”,實際上寫的是在過分水嶺的行程中與溪水的一段因緣,以及由此引起的詩意感受。
首句就從溪水寫起。溪水是沒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這條溪水,卻又似乎有情。在這里,“無情”是用來引出“有情”、突出“有情”的?!坝星椤倍?,是一篇眼目,下面三句都是圍繞著它來具體描寫的?!八啤弊钟玫们〉胶锰帲低赋鲞@只是詩人時或浮現(xiàn)的一種主觀感覺。換成“卻”字,便覺過于強調、坐實,可是能夠肯定并強調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改成“亦”字,又不免掩蓋主次,使“無情”與“有情”平分秋色。只有這個“似”字,語意靈動輕妙,且與全詩平淡中見深情的風格相統(tǒng)一。這一句在點出“有情”的同時,也就設置了懸念,具有引導讀者去注意下面的解答的效果。
次句敘事,暗點感到溪水“似有情”的原因。嶓冢山是漢水與嘉陵江的分水嶺,因為山深,所以“入山三日”方能到達嶺頭。山路蜿蜒曲折,緣溪而行,故而行旅者感到這溪水一直在自己側畔同行。其實,入山是向上行,而水流總是向下,溪流的方向和行人的方向并不相同,但溪水雖不斷向相反方向流逝,而其潺湲聲卻一路伴隨。因為深山空寂無人,旅途孤孑無伴,這一路和旅人相伴的溪水便變得特別親切,仿佛是有意不離左右,以它的清澈面影、流動身姿和清脆聲韻來慰藉旅人的寂寞?!暗猛小钡摹暗谩弊郑浞诛@示了詩人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而感于溪水的“有情”,也可以從“得”字中見出。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痹凇叭肷饺铡?,相伴相依的旅程中,“溪水有情”之感不免與日俱增,因此當?shù)巧蠋X頭,就要和溪水分頭而行的時候,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別之情。但卻不從自己方面來寫,而是從溪水方面來寫,以它的“惜別”進一步寫它的“有情”。嶺頭處是旅途中的一個站頭,詩人這一晚就在嶺頭住宿。在寂靜的深山之夜,耳畔只聽到嶺頭流水,仍是潺湲作響,徹夜不停,仿佛是在和自己這個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話別。這“潺湲一夜聲”五字,暗補“三日同行”時日夕所聞。溪聲仍是此聲,而當將別之際,卻極其自然地感覺這溪水的“潺湲一夜聲”如同是它的深情的惜別之聲。在這里,詩人巧妙地利用了分水嶺的自然特點,由“嶺頭”引出旅人與溪水的“分頭”,又由“分頭”引出“惜別”,因惜別而如此體會溪聲。聯(lián)想的豐富曲折和表達的自然平易,達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寫到這里,溪水的“有情”已經臻于極致,詩人對溪水的深情也自在不言中了。
分水嶺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由于溫庭筠對羈旅行役生活深有體驗,對朋友間的情誼分外珍重,他才能發(fā)現(xiàn)溪水這樣的伴侶,并賦予它一種動人的人情美。與其說是客觀事物的詩意美觸發(fā)了詩人的感情,不如說是詩人把自己美好的感情移注到了客觀事物身上。
- 江夏秋懷三首之一陳物紛然眼界中,長年何與偶書空。滄浪難為俗子唱,絡緯漫催貧女工。風月少容休吏役,煙波長與濟途窮。功成身退非吾事,猶辦扁舟東復東。
- 改題萬安縣凝祥觀古道松花空翠香,風前鬢影照滄浪。飛泉半壁朝云濕,啼鳥澌滿山春日長。須信神仙元有國,不知蠻觸是何鄉(xiāng)。道人橫笛招歸鶴,坐到斜暉上壁珰。
- 秋日山居好十首秋日山居好,星河頂上懸。聊隨兒女戲,也設果瓜筵。欹枕看星渡,開窗抱月眠。溪田六十日,接闕到紅鮮。
- 遷椒椒性惡卑濕,種之必陽坡。托根茍失所,美質其奈可。及早遷高原,薰風丹實多。
- 秋雨未已客懷不佳夜誦少陵遣興詩至生涯能幾日月無停輪,歲律今崢嶸。夜長客無睡,打窗秋雨鳴。早寒逼衾裯,兒女聲吚嚶。令人愧老龐,團欒話平生。
- 滿庭芳北斗將移,西風已半,蓂馀一葉階前。左弧呈瑞,非霧亦非煙。見說長庚入夢,當年此際產英賢。誰知得,平生高尚,五福自然全??咸茫涫⑹?,一新輪奐,適際榮遷。有重重喜慶,賀客駢闐。從此燕居笑語,稱觴處,好展華筵。頻祝愿,室家相慶,富壽百千年。
- 送張德翁推官赴闕歌君不見長安城中長樂坡,坡前冠蓋肩相摩。十人八九送別者,我今亦吟送別歌。任煩應劇青山里,下望州廛如井底。白云滿眼心無塵,明月到窗詩就紙。山花映面春日遲,紫騮嘶去聞行期。年來聲韻非相知,幾屬喧啾輕薄兒。我歌止此不復員作,更欲作歌當寄誰。
- 經太華太華五千尋,重巖合沓起。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上有千蓮葉,服之久不死。山高采難得,嘆息徒仰止。
- 木蘭花/玉樓春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馀花,門外綠楊風后絮。朝云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道人相見,如如不變。同氣連枝,略通一線。笑揖飛來峰,大家看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