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
天保定爾,亦孔之固。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爾,俾爾戩穀。罄無不宜,受天百祿。降爾遐福,維日不足。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嘗,于公先王。君曰:卜爾,萬壽無疆。
神之吊矣,詒爾多福。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遍為爾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上天保佑您安寧,王位穩(wěn)固國昌盛。
讓您國力加倍增,何種福祿不賜您?
使您財富日豐盈,沒有什么不盛興。
上天保佑您安寧,享受福祿與太平。
所有事情無不宜,受天百祿數不清。
給您福氣長久遠,唯恐每天缺零星。
上天保佑您安寧,沒有什么不興盛。
福瑞宛如高山嶺,綿延就像岡和陵。
又如江河滾滾來,沒有什么不日增。
吉日沐浴備酒食,敬獻祖先供祭享。
春夏秋冬四季忙,獻祭先公與先王。
先祖?zhèn)髟捵8D?,壽無止境萬年長。
神靈感動來降臨,賜您鴻運多福慶。
您的人民多純樸,飲食滿足就算行。
黎民百官心一致,普遍感激您恩情。
您像明月在天恒,您像太陽正東升。
您像南山永長壽,永不虧損不塌崩。
您像松柏永繁茂,福壽都由您傳承。
注釋
保:保護。
定:平安。爾:指國君。
亦:又??祝汉?。固:鞏固。
俾(bǐ):使。爾:你,即周宣王。單厚:確實很多。單,“宣”之假借,確實。
除:賜予。
多益:多富,即富有。
庶:眾多。
戩(jiǎn)榖(gǔ):吉祥,幸福。榖:善。
罄(qìng):盡,指所有的一切。
百祿:百福。百,言其多。
遐福:遠福,即久長、遠大之福。
維日不足:言因福之多而廣遠,日日享福也享受不完。維,通“惟”,惟恐。
興:興盛。
阜(fù):土山,高丘。
陵:丘陵。
川之方至:河水漲潮。朱熹《詩集傳》:“川之方至,言其盛長之未可量也?!?br />增:增加。
吉:吉日。蠲(juān):祭祀前沐浴齋戒使清潔。饎(chì):祭祀用的酒食。
是用:即用是,用此。孝享:獻祭。孝,祭祀。
禴(yuè)祠烝嘗:一年四季在宗廟里舉行的祭祀的名稱,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于公先王:指獻祭于先公先王。公,先公,周之遠祖。
君曰:即尸傳達神的話。君,指先公先君的神靈。卜:“畀(bì)”字之假借,給予。
萬:大。無疆:無窮。
吊:至。指神靈、祖考降臨。
詒(yí):通“貽”,贈給。
質:質樸,誠實。
日用飲食:以日用飲食為事,形容人民質樸之狀態(tài)。
群黎:民眾,指普通勞動人民。百姓:貴族,即百官族姓。
徧(biàn):“遍”的異體字。為:通“化”,感化。
恒:“緪(gēng)”字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騫(qiān):因風雨剝蝕而虧損。
或承:即“是承”。承,繼承,承受。
天保問答
問:《天?!返淖髡呤钦l?
答:天保的作者是佚名
問:天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天保是先秦的作品
問:天保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小雅·鹿鳴之什
問: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出自 先秦佚名的《天保》
問: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的下一句是 俾爾單厚,何福不除?俾爾多益,以莫不庶。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天保賞析
此詩分六章。第一章是說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穩(wěn)固長久。語重心長地鼓勵說,“天保定爾,亦孔之固”而且“俾爾單厚”。讓宣王消除疑慮,樹立起建功立業(yè)的信心。第二章又祝愿說王即位后,上天將竭盡所能保佑王室:“俾爾戩谷”“罄無不宜”“降爾遐福”。使王一切順遂,賜給王眾多的福分,還擔心不夠(“維日不足”)。第三章祝愿說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國家百業(yè)興旺。此章中作者連用五個“如”字,極申上天對王的佑護與偏愛。詩從第四章起,先寫選擇吉利的日子,為王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為饎,是用孝享。……于公先王”);次寫祖先受祭而降臨,將會帶來國泰民安、天下歸心的興國之運(“神之吊矣……日用飲食……徧為爾德”)。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頌之,說王將長壽,國將強盛。全詩處處都滲透著對年輕君王的熱情鼓勵和殷殷期望,以及隱藏著的深沉的愛心。
詩中所反映的祭祀儀式的規(guī)模,內容和舉行地點均符合先秦時代新君登基之禮: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禱告)、擇吉祭祖,又在宗廟中舉行。《尚書·周書·康王之誥》載在康王登基儀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小雅·天?!愤@首詩也總是說“天保定爾”“俾爾單厚”之類,亦從天命說起,以期望告誡作終結(“徧為爾德”)。這表達了臣子對君主的忠心和對上天的虔誠,也反映了周人的天命觀。
在表現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貼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等,既使得作者對新王的深切期望與美好祝愿得到了細致入微的體現,也使得全詩在語言風格上產生了融熱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獨特效果。
- 減字木蘭花(冬至)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 西河(和舊韻)都會地,東南盛府堪記。蓬萊縹緲十洲中,雉城擁起。憑高一盼大江橫,遙連滄海無際。壁同眾山翠倚。赤龍、白鷂爭系。風帆指顧便青齊,勢雄萬壘。越棲吳沼古難憑,興亡都付流水。畫堂綺屋錦繡市,是洛陽、耆舊州里。富貴榮華當世。問昔年、賀老疏狂,何事輕寄平生、煙波里。
- 臨江仙(元宵作)春意茫茫春色里,又還幾度花期。淡晴時候盡融怡。梅腮翻白后,柳眼弄青時。正是江城天氣好,樓臺燈火星移。相逢無處不相宜。輕狂行樂處,明月夜深歸。
- 上清得酴醾用超然韻林腰路轉忽欣然,玉佩垂蘿古殿邊??凸鼘ㄈ缗f友,夜深清坐玉壺天。
- 追租耕耨筋力苦,收刈田野樂。鄉(xiāng)鄰約來往,樽酒追酬酢。生涯給俯仰,公斂忘厚薄。胡為此歲暮,老少顏色惡。國用有緩急,時議廢量度。內外奔氣勢,上下窮割剝。今歲九夏旱,赤日萬里灼。陂湖蹙埃壒,禾黍死磽確。眾期必見省,理在非可略。謂須倒廩賑,詎止追租閣。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奈何呻吟訴,卒受鞭棰卻。寧論求憔悴,反與爭合龠。問胡應驅迫,久已羅匱涸。計須賣強壯,勢不存尫弱。去歲已如此,愁呼遍郊郭。饑羸乞分寸,斯須死笞縛。法令尚修明,此理可驚愕。公卿飽天錄,耳目知民瘼。忍令瘡痍內,每肆誅求虐。但憂值空虛,寧無挺犁钁。暴吏理宜除,浮費義可削。吾臥避囂喧,茲言偶斟酌。試起望遺村,霾風振墟落。
- 過淮南湖黃塵茫茫北風起,黃蘆蕭蕭日色死。百萬征夫血怒流,點污淮南一湖水。向來失著圖中原,一朝此地化為邊。養(yǎng)兵百年不用力,將軍金印慚空懸。南湖南湖君莫渡,萬仞山高鬼門戶。夜夜青燐照斷蓬,訓狐自載髑髏舞。
- 走筆送杜十三歸京煙鴻上漢聲聲遠,逸驥尋云步步高。應笑內兄年六十,郡城閑坐養(yǎng)霜毛。
- 八月病中此病從何得,蹉跎過六年。家貧無長物,藥債似隨肩。衰颯形如鬼,清臞骨不仙。死生俱一夢,吾自樂吾天。
- 似法椿齡叟人生契合處,信是宿因緣。坐到無言外,參成有佛前。好山非昨日,啼鳥又今年。帶得醉歸去,醒時風滿天。
- 詠美人在天津橋美女出東鄰,容與上天津。整衣香滿路,移步襪生塵。水下看妝影,眉頭畫月新。寄言曹子建,個是洛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