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大師歸天臺問答
問:《送梵才大師歸天臺》的作者是誰?
答:送梵才大師歸天臺的作者是趙概
問:送梵才大師歸天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梵才大師歸天臺是宋代的作品
問:建剎存真意,崇臺表大因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建剎存真意,崇臺表大因 出自 宋代趙概的《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問:建剎存真意,崇臺表大因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建剎存真意,崇臺表大因 的下一句是 中藏般若偈,外護赤城神。
問:出自趙概的名句有哪些?
答:趙概名句大全
- 東坡竹石坡翁北歸留戲筆,數(shù)竹離奇生磈石。世如有鳳必先知,碌碌凡禽誰得識。風(fēng)不聲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嶺恥每苦煙瘴深,煙瘴何曾禍忠直。天使無垢來此邦,要與坡翁發(fā)真跡。大書特書等傲岸,方寸一虛隘八極。何年移植蓬萊宮,清風(fēng)逼人寒半壁。枝可磨,葉可摘,石上根,祗如昔。
-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內(nèi)栽竹百竿拆壁開軒…七言五韻梁園修竹舊傳名,園廢年深竹不生。千畝荒涼尋未得,百竿青翠種新成。墻開乍見重添興,窗靜時聞別有情。煙葉蒙籠侵夜色,風(fēng)枝蕭颯欲秋聲。更登樓望尤堪重,千萬人家無一莖。
- 柳梢青(戲簡高菊澗)瞥眼光陰。章臺舊路,楊柳春深。尚憶風(fēng)流,殢人倚玉,替客揮金。高陽醉后分襟。想妒雨、嗔云到今。消息真時,笑啼難處,方表人心。
- 寄建康老友朋舊多隨秋葉風(fēng),與君心賞向來同。十年相憶頭先白,萬里重分途更窮。莼菜雖堪夸洛下,酒樽終是憶江東。自從學(xué)道全無夢,直待親逢紫陌中。
- 刺左臂膊詩昔日已前家未貧,苦將錢物結(jié)交親。如今失路尋知己,行盡關(guān)山無一人。
- 初入洞霄踏雪來游大滌宮,緣崖一一訪仙蹤。回環(huán)九鎖銀為闕,峭拔千山玉作峰。冰柱高垂泉帶石,珠幢整立檜兼松。清寒入骨非入境,知在云霄第幾重。
- 點絳唇雪意嬌春,臘前妝點春風(fēng)面。粉痕冰片。一笑重相見。倚竹偎松,誰道羅浮遠(yuǎn)。寒更轉(zhuǎn)。楚騷為伴。韻繞香篝暖。
- 訴衷情閑窗靜院漏聲長。金鴨冷殘香。幾番夢回枕上,飛絮恨悠揚。身在此,意伊行。思量。不言不語,幾許閑情,月上回廊。
- 奉和添酒中六詠酒槍象鼎格仍高,其中不烹飪。唯將煮濁醪,用以資酣飲。偏宜旋樵火,稍近余酲枕。若得伴琴書,吾將著閑品。
- 白土寺正爾炎官火傘張,幅巾來此坐僧房。個中豈是全無暑,畢竟心清身自涼。
- 柳色偏濃九華殿,鶯聲醉殺五陵兒——— 李頎送康洽入京進(jìn)樂府歌
- 眾源發(fā)淵竇,殊怪皆不同。——— 元結(jié)引東泉作
- 褪花新綠漸團枝,撲人風(fēng)絮飛。——— 秦觀阮郎歸
- 顧茲歲寒質(zhì),豈匪梁棟材無奈牛羊牧,鄙賤蒿與萊——— 王冕秋懷 其九
-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李賀仙人
- 石罅玉為髓,月梭金作棱——— 周仲卿月泉
- 從此二經(jīng)束高閣,為君終夕讀名篇——— 岳珂夜讀莊子呈高紫微
- 幽人惟太息,遠(yuǎn)趣在碧落——— 白玉蟾夜闌
- 去辭北闕投新綬,歸老東山綴舊文——— 李復(fù)天輔歸休再用前韻并其弟屬子勉所和詩見寄再
- 肩輿踐積甃,涂潦分潛溝——— 蘇轍雨中游小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