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注:胥山在城東十八里。石佛寺唐剎。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問答
問:《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的作者是誰?
答: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的作者是朱彝尊
問: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是清代的作品
問: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伍胥山頭花滿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伍胥山頭花滿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出自 清代朱彝尊的《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三》
問:伍胥山頭花滿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伍胥山頭花滿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的下一句是 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
問:出自朱彝尊的名句有哪些?
答:朱彝尊名句大全
- 點絳唇·一夜東風(fēng)一夜東風(fēng),枕邊吹散愁多少。數(shù)聲啼鳥。夢轉(zhuǎn)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只有歸時好。
- 冬日誰人雅趣似林逋,繞屋栽梅入畫圖。淡日籠晴霜轉(zhuǎn)暖,從頭看過有花無。
- 次韻陸務(wù)觀編修新津遇雨,不得登修覺山,徑雨后蟆頤山色開,玻璃江清已可杯。綠荷紅芰香四合,又入芙蓉城里來。
- 滿庭芳(生日)十月風(fēng)光,小春時候,宴堂初啟朱筵。博山云潤,風(fēng)細裊晴煙。坐有文章公子,爭吟唱、詩滿花箋。簾帷里,時聞笑語,今日間生賢。郎潛。雖未貴,虛名自有,清議推先。更那堪、高堂重慶兼全。占取人間樂事,何必羨、玉帶貂蟬。飛觴處,深深更祝,龜鶴永齊年。
- 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書齋縑緗羅幾格,無限有奇書。想在中間坐,渾如獺祭魚。
-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上前慷慨語發(fā)涕,誓出按撫除睽乖。指撝光顏戰(zhàn)洄曲,闞如怒虎搏虺豺。愬能捕虜取肝鬲,護送密乞完形骸。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濕不敢燃薪點??粘秦Q子已可縛,中使尚作唬兒哇。退之道此尤俊偉,當(dāng)鏤玉牒東燔柴。欲編詩書播后嗣,筆墨雖巧終類俳。唐從天寶運中圮,廊廟往往非忠佳。諸侯縱橫代割據(jù),疆土豈得無離(左亻右瓜)。德宗末年懲戰(zhàn)禍,一矢不試塵蒙(左革右義)。憲皇初起眾未信,意欲立掃除昏霾。追還清明救薄蝕,屨敕主府拘窮蛙。王師傷夷征賦窘,千里亦忌毫厘差。小夫偷安自非計,長者遠慮或可懷?;富笗x公忠且壯,時命適與功名偕。是非末世主成敗,烜赫今古誰譏排。賢哉韋純議北赦,倉卒兩伐尤難皆。重華聲明彌萬國,服苗干羽舞兩階。宣王側(cè)身內(nèi)修政,常德立武能平淮。昔人經(jīng)綸初若緩,欲棄此道非吾儕。千秋事往蹤跡在,岳石款記如湘崖。文嚴字麗皆可喜,黃埃蔽沒蒼蘚埋。當(dāng)時將佐盡豪杰,想此兵禱陪祠齋。君曾西邊為拓本,濡麝割蜜親劘揩。新篇波瀾特浩蕩,把卷熟讀迷津涯。褒賢樂善自為美,當(dāng)掛廟壁為詩牌。
- 吉老手刃兇人為母報仇詩以紀之臥冰叱馭全忠孝,王氏多賢今古同。公乎孝行驚創(chuàng)見,落落豈特漢晉風(fēng)。兇人夜半發(fā)丘隴,敢爾殘暴不畏公。古來刃仇不共天,痛貫肝膂何時窮。刳心設(shè)祭久自許,何況臨機敢不武。拔刀斷賊血模糊,袍笏雍容詣官府。忍恥貪生真可羞,退之諄諄言復(fù)仇。請衣一擊當(dāng)報怨,豫子猶能致嘉傳。如公壯志今已伸,他日定為忠義臣。行看氣節(jié)動天子,詔書一洗泉下恥。
- 游峴山次韻三首轉(zhuǎn)路山突兀,眾山之所望。懶融不下山,揖山會虛堂。大空出盤嬉,小空時侍傍。我游瞻鐵鳳,力盡隨木羊。石窗非人世,意欲凌風(fēng)翔。巉巉窗中人,出定發(fā)有霜。過眼幾浮煙,關(guān)身一禪床。教我安心法,入鳥不亂行。似知使君尊,起炷柏子香。隴云亦堪寄,分作我歸裝。好在窗前竹,伴師老蒼蒼。
- 菩薩蠻花飛零亂隨風(fēng)舞?;ㄉ要q帶虛檐雨。簾幕映黃昏。江天日暮云。有人樓上望。生怕褰虛幌。冷落對爐薰。一春常怨春。
- 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 / 杜丞相悰筵中贈美人標簽:女子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云。風(fēng)格只應(yīng)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 覺秋風(fēng)、未曾吹著,但砌蘭、長倚北堂萱。——— 陸叡甘州/八聲甘州
- 婉孌昆山陰——— 陸機贈從兄車騎詩
- 暖溪寒井碧巖前,謝傅賓朋盛綺筵。——— 許渾和河南楊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筍詩
- 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 無可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
- 落日寒山宮闕近,恨無人寄絕家書——— 陳洵直舟天柱絕峰
- 正榴花、枝頭葉底,斗紅爭綠。——— 劉鎮(zhèn)1賀新郎
- 飛不定、暮云晴。——— 呂渭老燕歸梁
- 真人固在馬不亡,堪愧駑駘費粟——— 釋寶曇拳毛騧唐太宗所乘馬御墨親題其下
- 靈山這裹,佛來也著,祖來也著,手中拄杖,權(quán)且架閣——— 釋法薰偈頌六十八首
- 夢中亦復(fù)知是夢,意恐覺時無處覓。——— 陸游記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