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問答
問:《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的作者是韓元吉
問: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 出自 宋代韓元吉的《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
問: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 的下一句是 剖符看令子,曳綬及諸孫。
問:出自韓元吉的名句有哪些?
答:韓元吉名句大全
- 次韻郎中弟見寄季子論才到履絇,十年不調(diào)可憐渠。自聞馬祖今非佛,不似潛夫但著書。
- 四言欲調(diào)無箏,欲撫無琴。赤口白舌,何以寫心。詠歌不足,絲竹勝肉。漸近自然,難傳衷曲。如春在花,如鹽在水。如無卻有,悒悒莫解。繭中有腎,化蛾能飛。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 摸魚兒(送邵瓜坡赴含山尉,且堅后約)正挑燈、共聽檐雨,問誰催動行色。風前千點離亭恨,惟有落梅知得。王謝宅。記前度斜陽,燕子曾相識?;ㄏ懵遏?。無計強追隨,陽關(guān)聲斷,回首暮云隔。文章貫,合上薇垣梧掖。征鞍底事江北。青衫莫對韓彭著,還是玉麟佳客。須記憶。有衿佩鏘鏘,正愿依重席。荼蘼未折。次第牡丹開,一樽留待,相與醉寒食。
- 清平樂·野花芳草野花芳草,寂寞關(guān)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羅帶悔結(jié)同心,獨憑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 寒野芳歲行遒盡,高堂興耿然。林號欲風野,云綻已霜天。烏彩疑留日,鴻聲似惡弦。幽衿忽忘返,更為月娟娟。
- 雜曲歌辭。楊柳枝春入行宮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煙絲。如今柳向空城綠,玉笛何人更把吹。爛熳春歸水國時,吳王宮殿柳垂絲。黃鶯長叫空閨畔,西子無因更得知。
- 別陳常簿塤五首空言漫浩渺,實行較分寸。為官志何在,監(jiān)州民可問。以此百紙忠,解彼千里慍。有守矧更賢,往哉同令聞。
- 謝說尹惠酒饌逐客次江干,復此風雨夜。元戎念寂寥,更仆相慰藉。醽醁實珍肴,寵光生邸舍。妻孥共感慼,道路或猜訝。謂此偃蹇蹤,橫被彎弓射。彼哉簧正巧,或者石猶下。同志欲過從,避黨輒驚怕。曾謂十連尊,理煩無頃暇?;蓊櫦盁o聊,多言莫為謝。平生仗信義,正色叱奸詐。此樣不入時,致入人話靶。明時方獻文,安得有謗罵。獨以殿廬中,語言少假借。遂犯螳螂怒,間坐鴟號哧。先期入簾幕,坐是羅罟護。公施不報恩,高義等嵩華。一言挾纊溫,所嗜非酒炙。天日方清明,罪過宜宥赦。白璧可洗瑕,煩公叩造化。
- 寄維陽許待制當時永叔在楊州,中秋待月后池頭。約公準擬與我敵,是夜二雄利矛。我時小卻避其銳,風愁雨怛常娥羞。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樹婆娑而枝虬。作詩夸詫疑天公,愛惜光彩向此收。四坐稽顙嘆辯敏,文字響亮如清球。更后數(shù)日我北去,相與送別城門樓。誰知康成能飲酒,一飲三百杯不休。雞鳴各自便分散,山光寺側(cè)停畫舟。我來謁公公未起,臥索大白須扶頭。而今倏忽已八載,公領(lǐng)府事予居憂。歐陽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詔傳星流。問公可憶羊叔子,雖在軍中常緩帶而輕裘,寄聲千里能信不。
- 觀田家宴集村落秋氣高,涼飆泛林莽。田家刈獲閒,斗酒勞良苦。甕甌間竹箸,殺雞仍具黍?;杌锜艋鹫眨莶荼P舉。初喧鵝雁聲,中靜兒女語。醉來或田歌,散去亦社舞。不信五侯家,軟盤薦肥羜。
- 掊摘世故窮高深,鉤揣物情懸得失——— 戴栩題吳明輔文集后
- 靈光一殿亦偶存,小物本來甘棄擲——— 鞏豐為舉子時所用方硯小童滌之誤傷其左角
- 長繩短系虛名住——— 馮子振鸚鵡曲 溪山小景
-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杜甫飲中八仙歌
- 贊成德藝,協(xié)于彜倫———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 六合茫茫千載遠,些成無路可招魂——— 劉克莊挽李秀巖二首
- 大地八風初不動,老夫自駕鐵船行——— 晁公溯恭州報恩長老宣公以四偈見別用韻為謝
- 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韓翃贈長洲何主簿
- 莫戀兔園留看雪,已乘驄馬合凌霜。——— 黃滔寄越從事林嵩侍御
- 朝市三千里,園廬二十春——— 竇庠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 7鴻鵠暢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