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后六朝,草生宮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jù),幾度戰(zhàn)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滔滔長江從萬山中奔騰而來,山的走勢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東的。
而只有鐘山山勢由東向西,蜿蜒如龍,似乎要與江河相抗衡。
長江與鐘山相互爭雄,兩者之勢堪稱天下壯景。
相傳秦始皇曾在鐘山之下埋下黃金,以振“王氣”,但這里山川靈秀之氣象至今還是旺盛的。
我心中的憂思怎樣才能解開?醉著酒走上雨花臺看看。
雨花臺上,面對荒煙落日,一種曠遠迷茫的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石頭城下,江水震怒洶涌,北邊的千萬鐵騎怎敢渡江?
不過吳主孫皓,打著黃旗北去洛陽,竟成俘虜,這分明是兇兆,可見連鐵索橫江都不牢固!
歷經(jīng)前代吳國,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宮闕荒蕪,草木已繁茂!
一方霸主忙于割據(jù)稱雄,幾度廝殺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
我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運,起江南發(fā)兵,平定爭霸之亂,如今已得休養(yǎng)生息。
從此四海之內(nèi)永遠一家人,長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注釋
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雨花臺:在南京市南聚寶山上。相傳梁武帝時,云光法師在此講經(jīng),落花如雨,故名,這里地勢高,可俯瞰長江,遠眺鐘山。
“山勢”一句:這句說,山的走勢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東的。
鐘山:即紫金山。
“欲破”一句:此句化用《南史·宗愨(què)傳》“愿乘長風破萬里”語。這里形容只有鐘山的走向是由東向西,好像欲與江流抗衡
“秦皇”二句:《丹陽記》:“秦始皇埋金玉雜寶以壓天子氣,故名金陵”。瘞(yì),埋藏。佳氣,山川靈秀的美好氣象。蔥蔥,茂盛貌,此處指氣象旺盛。王,通“旺”。
郁塞:憂郁窒塞。
城南臺:即雨花臺。
坐覺:自然而覺。坐,自,自然。
石頭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清涼山,以形勢險要著稱。
黃旗入洛:三國時吳王孫皓聽術(shù)士說自己有天子的氣象,于是就率家人宮女西上入洛陽以順天命。途中遇大雪,士兵怨怒,才不得不返回。 此處說“黃旗入洛”其實是吳被晉滅的先兆,所以說“竟何祥”。
鐵鎖橫江:三國時吳軍為阻止晉兵進攻,曾在長江上設(shè)置鐵錐鐵鎖,均被晉兵所破。
三國:魏、蜀、吳,這里僅指吳。
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金陵,史稱六朝。這里指南朝。
蕭蕭:冷落,凄清。
英雄:指六朝的開國君主。
務割據(jù):專力于割據(jù)稱雄。務,致力,從事。
圣人:指明太祖朱元璋。
事休息:指明初實行減輕賦稅,恢復生產(chǎn),使人民得到休養(yǎng)生息。事,從事。
⒇四海永為家:用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從今四海為家日”句,指全國統(tǒng)一。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問答
問:《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的作者是誰?
答: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的作者是高啟
問: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是明代的作品
問: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出自 明代高啟的《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問: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的下一句是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問:出自高啟的名句有哪些?
答:高啟名句大全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賞析
詩的開頭描寫所看到的景色:長江從萬山叢中呼嘯東下,鍾山似蟠龍乘風西上。江山形勝,使詩人想起當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雜寶,以鎮(zhèn)壓金陵的“天子之氣”,但徒勞無功,金陵依然“王氣”旺盛,此時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 接著筆頭一轉(zhuǎn),寫詩人自己的心緒和感慨。詩人說自己本是為了排遣胸中的“郁塞”而在酒后登臺眺江的。建國之初,氣象更新,何來愁思?讀完全詩,便不難明白,他是從歷史的教訓而生憂患?!盎臒熉淙铡钡倪h景使他引發(fā)“蒼茫萬古意”,石頭城下的濤聲使他想起了三國、六朝的舊事。當年南朝陳后主君臣曾以為“長江天塹,古來限隔,虜軍豈能飛渡?” 后來卻成為北軍的階下囚。三國吳主孫皓迷信“黃旗紫蓋見于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揚之君乎”的謠傳,帶了王室及后宮數(shù)千人要去洛陽稱帝,結(jié)果途遇大雪,士卒怨怒,只好返回。過了九年,晉軍伐吳,吳在長江險要之處設(shè)置鐵鏈,橫鎖江面,可是依舊擋不住進攻,孫皓只好出城投降。此時自三國東吳建都以來的六朝宮殿,都已雜草叢生,殘敗破落,那些妄想憑藉長江天險割據(jù)一方的“英雄”,只能讓血流如潮,給百姓帶來災難,而一無所得。
最后四句又回到現(xiàn)實,詩人慶幸躬逢盛世,歌頌“圣人”朱元璋平定天下,與民休息,從此可以四海一家,不再因長江分割南北而起干戈。聯(lián)系全詩主旨,這與其說是詩人對現(xiàn)實的歌頌,毋寧說是詩人對國家的期望。居安思危,新建起來的明朝會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呢?所以這四句聲調(diào)是歡快的,但歡快中帶有一絲沉郁的感情;心境是爽朗的,但爽朗中蒙上了一層歷史的陰影。既豪放偉岸,又沉郁頓挫。
全詩氣勢豪放,音韻鏗鏘,舒卷自如,縱橫隨意。
- 衡永道中二首一舍常分作兩程,雪鞭兩袖少逢晴。平生不識終南逕,來傍湖南堠子行。
- 水調(diào)歌頭(哭進道?!帮w橋自古雙溪合,檉柳如今夾岸垂”。么金店別業(yè)詩)詩人翻水盡,寂寞五侯煙。醉魂何在,應騎箕尾列青天。記得平生談笑,夾岸手栽楊柳,同泛夜深船。溪水還依舊,深淺半青竿。小神仙,殷七七,許閑閑。黃粱未熟,經(jīng)游都在夢魂間。我厭囂寺濁味,幾欲凌云羽化,雞犬不留殘。俗事丹砂冷,且抱一枝安。
- 寄湘陰閻少府乞釣輪子釣輪形與月輪同,獨繭和煙影似空。若向三湘逢雁信,莫辭千里寄漁翁。篷聲夜滴松江雨,菱葉秋傳鏡水風。終日垂鉤還有意,尺書多在錦鱗中。
- 春蔬新春書劍滯江城,又見南蔬入旅羹。關(guān)心太昊祠前路,小甲連畦帶雪晴。
- 擬詠懷十一搖落秋為氣,凄涼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壞杞梁城。天亡遭憤戰(zhàn),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壘,長星夜落營。楚歌饒恨曲,南風多死聲。眼前一杯酒,誰論身后名。
-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少年不得意,落魄無安居。愿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蘭生谷底人不鋤,云在高山空卷舒。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天門九重謁圣人,龍顏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萬歲,拜賀明主收沉淪。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承恩初入銀臺門,著書獨在金鑾殿。龍鉤雕鐙白玉鞍,象床綺席黃金盤。當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前門長揖后門關(guān),今日結(jié)交明日改。愛君山岳心不移,隨君云霧迷所為。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別后遙傳臨海作,可見羊何共和之。東平與南平,今古兩步兵。素心愛美酒,不是顧專城。謫官桃源去,尋花幾處行。秦人如舊識,出戶笑相迎。
- 棋盤石尚仙遺下石棋盤,人到壺天靜處看。十九路誰彈黑界,幾千年自帶云寒。面平可步流星勢,塵凈元無舊蘚瘢。干雹聲中聞子響,不知還許采樵觀。
- 澠池道中寄福昌令張景良通直十年一夢間湖湘,欲往從之道阻長??傻龕叟頋?,不應言我薄淮陽。馬穿崤底流泉白,鳥下關(guān)頭落照黃。愁作驛亭寒不寐,懷人思古九回腸。
-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時黃賊陷東陽公避地于浙右)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遙。圣威無遠近,吾道太孤標。辛苦蘇氓俗,端貞答盛朝。氣高吞海岳,貧甚似漁樵。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清須遭貴遇,隱已被誰招。栗塢修禪寺,仙香寄石橋。風雷巡稼穡,魚鳥合歌謠。視事私終殺,憂民態(tài)亦凋。道高無不及,恩甚固難消。大寇山難隔,孤城數(shù)合燒。烽煙終日起,湯沐用心燋。勇義排千陣,誅鋤擬一朝。誓盟違日月,旌旆過寒潮。古驛江云入,荒宮海雨飄。仙松添瘦碧,天驥減豐膔。似在陳兼衛(wèi),終為宋與姚。已觀云似鹿,即報首皆梟。盡愿回清鏡,重希在此條。應憐千萬戶,禱祝向唐堯。
- 參同契明鏡圖訣詩二首造化潛施跡莫窮,簇成真訣指蒙童。三篇秘列八環(huán)內(nèi),萬象門開一鏡中。離女駕龍為木婿,坎男乘虎作金翁。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長生路便通。至道希夷妙且深,燒丹先認大還心。日爻陰耦生真汞,月卦陽奇產(chǎn)正金。女妊朱砂男孕雪,北藏熒惑丙含壬。兩端指的鉛金祖,莫向諸般取次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