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
不成教、齊民也解,為伊為葛。
樽酒相逢成二老,卻憶去年風(fēng)雪。
新著了、幾莖華發(fā)。
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
寫舊恨,向誰瑟。
男兒何用傷離別。
況古來、幾番際會,風(fēng)從云合。
千里情親長晤對,妙體本心次骨。
臥百尺、高樓斗絕。
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
壯士淚,肺肝裂。
注釋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歲末,陳亮頂風(fēng)冒雪,跋涉數(shù)百里,從浙江永康去到江西上饒?zhí)皆L多年不見的好友辛棄疾。別后二人曾作《虞美人》同韻詞多首反復(fù)贈答。陳亮意猶未盡,不久又用前韻作此詞寄懷辛棄疾。據(jù)詞中“卻憶去年風(fēng)雪”一語,知作于淳熙十六年。
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問答
問:《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的作者是誰?
答: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的作者是陳亮
問: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是宋代的作品
問: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話殺渾閑說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話殺渾閑說 出自 宋代陳亮的《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
問:話殺渾閑說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話殺渾閑說 的下一句是 不成教、齊民也解,為伊為葛。
問:出自陳亮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亮名句大全
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賞析
上片抒寫別后相思之情 。起句“話殺渾閑說 !”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蓋隱應(yīng)辛棄疾答詞中“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dāng)時、只有西窗月”一語,謂去年相敘雖得極論天下大事 ,然于此“岌岌然以北方為可畏,以南方為可憂,一日不和,則君臣上下朝不能以謀夕”(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之時,雖有壯懷長策,亦無從施展,說得再多都只是閑說一場罷了?!安怀山獭R民也解,為伊為葛?”緊承前語,補(bǔ)明“話殺渾閑說”的原因。意謂伊尹 、諸葛亮那樣的事業(yè),只有在位者才能去做,平民百姓是無法去做的,所以說盡了等于沒說 。此言亦對辛棄疾寄詞中稱許陳亮“風(fēng)流酷似,臥龍諸葛”一語而發(fā)。其時陳亮尚為平民百姓,辛棄疾則久被罷黜,故有此慨嘆?;謴?fù)之事既不得施行,英雄之人卻日趨衰老,思念及此,更增憂懼,故接下乃云 :“樽酒相逢成二老,卻憶去年風(fēng)雪。新著了、幾莖華發(fā)?!贝搜詮?fù)應(yīng)辛棄疾答詞中“老大那堪說”及“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數(shù)語,其中蘊(yùn)含著深厚而復(fù)雜的感情:既有去年風(fēng)雪中抵掌談?wù)摰臍g欣,也有眼前關(guān)山阻隔互相思念的痛苦,還有同遭讒沮而早生白發(fā)的悲憤 。“百世”句用《莊子·齊物論 》“萬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及《戰(zhàn)國策·齊策三》 “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也”語意,極言相知之難。夫萬世遇之尚如旦暮,則百世遇之自如接踵,而知己之人 ,豈是接踵可得?是以見其難也。此語言簡意賅,復(fù)多曲折,然無板滯晦澀之病,表現(xiàn)出運(yùn)用典故的高超技巧?!叭嗽隆币徽Z則用李白《月下獨(dú)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句,極言相念之苦。相知如二人者既甚難得,則會少離多自更難堪。此時孤獨(dú)之感既不能排遣,憂憤之情又無可傾訴,真是度日如年了 ?!皩懪f恨,向誰瑟”即表現(xiàn)此種不勝惆悵的心情?!吧弊置~動化,“向誰瑟”即向誰彈,向誰訴。
換頭從離別的愁苦中掙脫出來,轉(zhuǎn)作雄豪豁達(dá)之語 :“男兒何用傷離別?”異軍特起,換出新意。接下又推進(jìn)一層:“況古來、幾番際會,風(fēng)從云合?!眽崖曈⒏?,躍然紙上 ?!帮L(fēng)從云合”語出《易·乾·九五》:“水流濕 ,火就燥,云從龍,風(fēng)從虎?!北居魍愊鄰?,借喻群英共事。意謂古來英雄豪杰皆建功立業(yè),志在四方,故不須以離別為念。上二語亦隱應(yīng)辛棄疾寄詞中“佳人重約還輕別”至“ 此地行人銷骨”諸句,用豪言壯語來安尉朋友,更見情深而意切?!扒Ю锴橛H長晤對,妙體本心次骨”二句則隱應(yīng)辛棄疾寄詞中“正目斷、關(guān)河路絕”一語,謂友人雖遠(yuǎn)隔千里,而情分親厚,便即如終日晤對,于我之本心能善于體察,且抉入深微 。“次骨”即至骨 。“臥百尺高樓斗絕 ”一句插入陳登故事,盛贊故人豪氣?!岸方^”即“陡絕” ,高下懸殊之意 。此句亦應(yīng)辛棄疾寄詞中“似而今、元龍臭味”一語?!度龂尽り惖莻鳌份d:許汜往見陳登(元龍),陳登“無主客之意 ,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 ,使客臥下床 。”許汜懷忿在心,后來向劉備言及此事,還說陳登無禮。劉備卻反駁他:“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王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dāng)與君語?如小人 ,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耶 !”陳亮重提此事,既是對故人的嘉許,也是對此輩的痛斥 。“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二句暗承前語,影射求田問舍事 ,故作消沉以寫其憂憤。意謂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適,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學(xué)《漢書·龔遂傳》中的渤??と?,把刀劍賣了,換買鋤犁一類平民之家使用的鐵器。所謂“天下適安 ”,實(shí)是“天下茍安”。
陳亮早在《上孝宗皇帝第一書》中即曾指出 :“臣以為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茍安,而為妄庸兩售之地。”后在《上孝宗皇帝第三書》中又說:“秦檜以和誤國,二十余年 ,而天下之氣索然矣?!笨梢姶硕涓锌畼O深。卒章“壯士淚,肺肝裂 !”總寫滿腔悲恨,聲情更加激越。陳亮是一個忠肝義膽的人,他在《答呂祖謙書》中說到往常念及國事時“或推案大呼,或悲淚填臆,或發(fā)上沖冠,或拊常大笑”,真乃近乎“狂怪”,故知此語乃其心潮澎湃之實(shí)靈。
劉熙載《藝概》云 :“陳同父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毙?、陳之詞皆有雄深悲壯的特色。但辛詞多“斂雄心 ,抗高調(diào),變溫婉,成悲涼”(周濟(jì)《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 》),故別見沉郁頓挫;陳詞多“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龍·明詩》),故別見激烈恣肆 。此詞則慷慨中有幽郁之致,蒼勁中含凄惋之情,風(fēng)調(diào)更與辛詞接近 。所以如此,蓋因當(dāng)時處境、心緒皆同 ,又“長歌互答”,深受辛詞影響,故于傷離恨別之中,自然融入憂國哀時之感,而情生辭發(fā),意到筆隨,寫同遭讒擯之憤(開篇二句)則慷慨悲涼 ,寫共趨衰老之哀(“樽酒”三句)則幽暗沉重 ,寫兩地相思之苦(“百世”二句)則纏綿悱惻,寫寂寞憂愁之郁(上片歇拍)則凄迷欲絕,寫建功立業(yè)之志(換頭二句)則奔放雄豪,寫肝膽相照之情(“千里 ”二句)則深厚刻摯,寫鄙薄求田問舍(“臥百尺”句)則激越高昂,寫憎惡茍且偷安(“天下”二句)則情辭冷峻,寫報(bào)國無門之恨(下片歇拍)則聲淚俱下。如此淋淋漓漓,周而復(fù)始,“一轉(zhuǎn)一深,一深一妙 ”(《藝概》),真似“風(fēng)雨云雷交發(fā)而并至,龍蛇虎豹變見而出沒” (陳亮《甲辰與朱元晦書》),乃愈覺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其文辭又典麗宏富,平易自然 ,“本之以方言俚語,雜之以街談巷歌,摶搦義理,劫剝經(jīng)傳,而卒歸之曲子之律?!保惲痢杜c鄭景元提干書 》)如“話殺” 、“新著了”、“不成教”、“也解”用民間口語 ,“百世尋人”用《莊子》、《戰(zhàn)國策》,“三人月”用李白詩 ,“風(fēng)從云合”用《易》,“臥百尺高樓”用《三國志》 ,“買犁賣劍”用《漢書》等等,皆左右逢源,得心應(yīng)手,復(fù)多作疑問、感嘆語氣,益增曲折搖曳之致,故兼具精警奇肆與蘊(yùn)藉含蓄之美,極富藝術(shù)感染。
- 護(hù)國寺穹窿臺岳壓重溟,中起青鴛接福庭。新好天花經(jīng)雨墜,清涼甘露隔宵零。金繩界道連飛布,碧樹周阿繞翠屏。異日功成解纓去,佇期同擷五芝馨。
- 醉蓬萊(代人上高御帶,時在太學(xué))正薰風(fēng)解慍,萱草忘憂,黃梅新霽??~緲歌臺,半金衣公子。丹桂香中,碧梧枝上,兩兩飛還止。似說當(dāng)年,而今時候,長庚誕貴。恩厚隨龍,官崇御帶,二十橫金,玉階寸地。須信驊騮,一日能千里。況遇王良伯樂,算九萬、何勞睥睨。磊落金盤,華陽白李,休辭沈醉。
- 齋居香火多相對,葷腥久不嘗。黃耆數(shù)匙粥,赤箭一甌湯。厚俸將何用,閑居不可忘。明年官滿后,擬買雪堆莊。
- 棲霞會飲諸僚月近中秋好,風(fēng)因小雨清。山眉煙處遠(yuǎn),江練夜深橫。我病自不飲,君詩俱有聲。放歌能取醉,不必喚嘉榮。
- 朝發(fā)靈樹寄曼叔師厚朝發(fā)靈樹東,曠野陰氣積。驅(qū)馬入草間,左右號鸛鹢。重云{左黑右沈去氵}玄幕,孤月隱白壁。欹危涉涂淖,轉(zhuǎn)側(cè)緣溝脈。涼風(fēng)滿川陸,眺覽多近適。卻想會合樂,轉(zhuǎn)首已成昔。諸君豪俊士,經(jīng)訓(xùn)飽搜昋。上下古與今,抗論堅(jiān)莫敵。顧我處其間,傾聽但跼蹐。校士豈所當(dāng),直以氣類得。譬如禮天壇,珪璧奠且植。陶匏以其質(zhì),并列不為惑。論心見表暴,吐口出白黑。朝案每共飲,夜床仍抵跡。嘲諧間一發(fā),清笑高啞啞。自謂得如此,至死無厭斁。敢于百里間,而憚轡與策。因詩謝所思,酬篇無我默。
- 贈普覺院道上人病來形轉(zhuǎn)瘦,老忘出家年。對客多無語,貪閑懶赴緣。一齋能過日,幾世已修禪。住傍觀音閣,門前有井泉。
- 邵堯夫許來石閣久待不至淡日濃云合復(fù)開,碧嵩清洛遠(yuǎn)縈回。林間高閣望已久,花外小車猶未來。
- 假節(jié)誤持軍印攝中牙,朔雪添成兩鬢華,大抵不侯寧戰(zhàn)罪,由來寡要是儒家。山南近暖先迎日,樹北緣寒晚作花。歲晏知非宦情薄,潁田歸興滿蒼霞。
- 詠箏詩秦穩(wěn)吐絕調(diào)。玉柱揚(yáng)清曲。弦依高張斷。聲隨妙指續(xù)。徒聞音繞梁。寧知顏如玉。
- 太常引水光林影入憑闌?;即簩?。三月錦成團(tuán)。為洗盡、山陰暮寒。玉峰詩老,為君吟嘯,不醉有余歡。人物后來看?!醍嬜?、臨流幼安。
- 杉樹碧為幢,花駢紅作堵。——— 杜牧題池州弄水亭
- 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卻自羞。——— 蘇軾答陳述古二首
- 獨(dú)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 杜甫諸將五首
- 此夕相逢,卻勝當(dāng)時見——— 馮延巳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
- 百里波浪沓,中坐簫鼓重——— 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包山祠
- 此道古人如飲食,后來灶婢或猜驚——— 魏了翁次韻知常德袁尊固監(jiān)丞送別四詩
- 日下書來望鴻雁,江頭花發(fā)醉貔貅——— 黃庭堅(jiān)送高士敦赴成都鈐轄二首
- 斜峰信天插,奇洞固神辟——— 李渤南溪詩
- 歲華已晚,暗香幽艷,自與時違。——— 王賞眼兒媚
-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 李舒郊廟歌辭。讓皇帝廟樂章。迎神